庙里的小和尚当即嚎啕大哭。
陆彦舟尴尬地看向宝相庄严的住持,结果住持把庙里那三个小和尚往前一推“罢了,你等六根不净,就此还俗吧”
他这样子,反而将三个小和尚吓了一跳,纷纷道“方丈,我不想走”
住持道“等你们长大了,若是还想学佛,再出家便是。”
陆彦舟见状笑起来。
这些日子跟住持相处变多,他算是知道谢诚泽为什么会喜欢来这里,还喜欢跟住持聊天了。
景宁寺的住持一直到三十多岁才出家,早年一直四处走,这样的经历让他见识广博,为人也非常豁达。
那三个小和尚敢跟他哭闹,也能看出来他对这三孩子很好,是个和善的。
三个小和尚就此还俗,换上了陆彦舟买来的新棉衣,吃上了陆彦舟让人炖的肉粥。
他们正吃着,谢诚泽又来了,瞧见一群光头就有点懵。
陆彦舟笑起来“这些孩子头发里都长虫子,我干脆就让他们剃了光头。”
其实不止孩子剃了,那些老人也都剃了光头。
无家可归的人其实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头发,灾荒年过不下去,出家能活命的话,谁不愿意出家进宫当太监都是有人抢着去的。
这些老人都是没有田地,年迈之后找不到活儿干只能四处流浪的,若非陆彦舟收留,多半活不过这个冬天,只是剃头而已,算得上什么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谢诚泽点头认可,不过等他看到陆彦舟屋里摆放着的中医相关的书籍,就忍不住皱眉“你在学医”
“我对医术很感兴趣,就学了学。”陆彦舟道。
谢诚泽不太赞成“离春闱只有三个多月,你”
陆彦舟道“程兄,你送我的书,我都看过了,不信你考考我。”
王林元是谢诚泽恩师,那王林元注释过的书,谢诚泽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此时便开始提问。
陆彦舟全都答得上来,甚至能将那注释全部背出。
谢诚泽震惊地看着陆彦舟,他将书给陆彦舟不过七八日,这些天陆彦舟还做了其他许多事情
陆彦舟笑道“在下不才,有过目不忘之能。”
谢诚泽“”
陆彦舟道“程兄,我们不聊这些了,今日我买了一些红薯回来,我们去烤红薯”
“烤红薯”谢诚泽有些茫然。
陆彦舟知道谢诚泽从几年前开始,就要处理政事。
瑞王非常妒忌,但他却知道,做这些压力很大,尤其是谢诚泽只是太子,尚不是皇帝。
太子因为处事不当被今上罚跪的事情,这两年时常发生。
谢诚泽难得出来,定然是想要松快一下,他就干脆带着谢诚泽去做些不需要动脑的事情,比如和一群孩子一起烤红薯。
烤红薯要时间,陆彦舟还找来一些稻谷扔进
火里,让它们爆成米花,孩子们就抢着吃。
谢诚泽看得稀奇,陆彦舟见状,捡了几个干净的给他“程兄,要不要尝尝”
谢诚泽并未拒绝,尝了尝。
这米花没有味道,但他硬是在孩子们吵吵嚷嚷的声音里吃出些甜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