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稀罕东西都给她往回拿,连人参都给她带回来了。
谁知买卖正当好,老大媳妇家那个挨千刀的弟弟一把火就给烧了个精光。
她那时候什么也顾不上了,觉得天都要塌了,火急火燎的去了省城。
知道小儿子那边肯定乱,想着过去搭把手,帮着过去这个坎。
没想到火越烧越旺,小儿子家的产业越来越红火。
小儿媳妇劝她留在省城,一个人在老家他们也不放心。
廖春华听着心里热乎乎的,正好她过了几天热闹的日子也不想回来再一个人孤零零的过,小儿媳说的实心实意,她就顺理成章的留了下来。
开酸辣粉店,小儿子提出让他丈母娘参与进来,她觉得该这样做,人家帮着带孩子看店,老两口都扑小闺女身上了,她也觉得挺愧疚。
“我少拿点,让他姥娘多拿点,不能白叫人家跟着你忙活。”
最后一分为三,小儿子还投了一笔钱,酸辣粉店跟旁边的商店一起开了起来,红火到晚上睡觉都能笑出声来。
日子好了,心里也舒畅,每天晚上一大家子凑到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饭,小孙女聪明又机灵,小孙子可可爱爱,每天这心里说不出的暖烘烘。
后来沾小儿子的光,她去了首都,去过南方,坐过飞机,甚至有一天小儿媳来问她,愿不愿意把户口挪出去当城里人。
她才知道特区那边买房子还能带户口。
要说以前,农转非是所有人挤破头都抢不上的好条件。
刘美青当初成了工人要起户口,进村的时候不还耀武扬威的
但当这种便利摆在她前头的时候,她突然觉得不重要了。
“你跟孩子们出去吧,我先不挪了。”廖春华跟小儿媳说。
文霞笑道“我跟孩子们也不挪,常庆把户口挪过去,以后去特区方便,不用光办什么边防证。”
是啊,没想到有一天她还能想当城里人就当城里人,不想当就留在村里不动弹。
户口的问题几年后小儿子又来问了她一回“娘,你想不想把户口挪去海城”
这回文霞带着俩孩子把户口挪了出去。
廖春华动过心。
当初刘美青回村里挪户口的时候还跟别人说“他小叔不是能耐吗他能耐不还是泥腿子”
这句话就是对着村里其他泥腿子说的,瞬间得罪了一票人。
那时候廖春华心里也憋着气,琢磨着要是小儿子能想办法把户口起走就好了,村里那些跟刘美青一样阴阳怪气的也不会说啥了。
后来小儿子办到了,村里人羡慕了好一阵子。
而且文霞不光能带着孩子挪走,她想挪也能挪,小儿子说了,家里又不是没有钱,房子一套套的买,多在海城买两套怕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