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郑在日问赵乐菱,需不需要帮她买点什么回来,看她摇头,便笑道,“我带束花回来,路上看到好看的花,给你们带回来。”
这段话在节目里被剪辑拼贴到郑在日在傍晚,抱着一束色彩鲜艳的非洲菊,自门外进屋,本坐在地板上闲聊的歌手们,看到他一起笑了。
音乐人半附身把花往他们面前送,“看,艳丽的冬天”
艳丽的冬天变成了一首小夜曲,由赵乐菱和郑在日共同谱曲,以大提琴为主调,取名暖冬。身兼演唱者和词作者的朴哮信,就这么出现在麦架前,赵乐菱站在钢琴边抚弄大提琴,坐在钢琴琴凳上的郑在日在最恰当的时机,加入这场属于他们的暖冬。
播出的画面浪漫又唯美,属于音乐人们的浪漫,镜头里的三人简直是文艺青年心目中灵魂伴侣的标志。这是剪辑所创造的力量,而在剪辑之外,却有很多制作组没拍到,就算拍到了也不太方便剪辑进成片里的浪漫。
时间倒回到早上,郑在日出门了,洗了餐盘出来的朴哮信没在一楼听到什么声响就去了二楼,敲响赵乐菱的房门。直接进卧室不太方便,两人转道去了三楼的小阳台,天气确实不错,太阳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阳台有套藤编的桌椅,抱着电脑上楼的赵乐菱给朴哮信放她最近写的几首曲子,朴哮信则是给她听存在手机里的几首小样。他们近些年的交流都很纯粹,纯粹的聊音乐,尤其是在只有两个人的时候。
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朴哮信会轻声合着音乐哼着歌,声音可轻可轻,只有身旁的人能听清。只有两个人的时候,赵乐菱会放开对听觉的控制,去享受被缠绵的音乐包裹。
从物种角度来说,开了数场演唱会的海妖早就进化到可以控制自己变得更像人类,亦或者更玄幻的存在。那样的存在让赵乐菱更能感知到来自身边人的倾慕,那不能简单的被概括为男人对女人的倾慕,他的歌声所包含的情愫很复杂。
有朋友之间的惺惺相惜,有人生伴侣之间的携手同行,有我们坐在一起晒晒太阳就很美好,也有缠绵到让人不自觉翘起嘴角的爱恋。
赵乐菱听过很多次了,这样的音乐,属于朴哮信为她创作的音乐,她听过很多次。如同,她也把很多首曲子给他听,有些事工作曲目分享,有些就是有感而发随手写的曲子,有些也是专门为他写的。
她写过他的惺惺相惜,写过他想要和她携手同行,写过他们一起晒过的太阳,当然也写过他缠绵的依恋,还写过她对他的拒绝。
他也一样,他也写过她的拒绝,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拒绝。
他们俩从未真正开口用话语说过告白,连擦边的话都没说过。朴哮信没说过喜欢,赵乐菱也没说过抱歉,他们之间关于爱之一字的交流都化为彼此音乐的养料,灵感的来源。
正因如此,这两年给朴哮信筹备新专辑的才是郑在日,赵乐菱再怎么嫌弃搭档是拖延症晚期,都没开口说过一句,干脆我给他当制作人。朴哮信也宁愿新专辑遥遥无期的拖着,都没去跟赵乐菱说,我们合作好了。
一切都在音乐里,一切好像就都不用说开,一切甚至都不用隐藏。
阳光正好的上午,趴在小圆桌上的赵乐菱,能肆意的去享受被歌声幻化成的亲肤柔软的羽绒包裹,她享受人类的歌声,便目光柔柔的去回应给她献上甜蜜倾慕的男人,毫不隐藏的去展现自己的欣赏,欣赏他的歌也欣赏他的倾慕。
侧身歪头看向她的朴哮信,只用喉结震动去哼着可以说是情歌也可以说只是无题材小调的曲子,也坦然去展现,我喜欢这一刻,更享受这一刻的我们。他的眼神也没有任何需要躲避或者影藏的,就是纯然的欣赏,欣赏面前这个眉眼弯弯,望着他能甜如蜜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