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子之前为了给突然重病的李娘娘看病,花光了积蓄,这样一来,就耽误了他的婚事。阴阳宝殿那边倒是记载了范宗华的妻子身份,是草州桥附近人家的姑娘,也算是范宗华的青梅竹马,两人早有些情谊。
“按照宝册上一开始的记载,范宗华本该今年就成亲的。可是李娘娘突然重病,打乱了命数,这婚事就耽搁了下来。先前阴阳宝殿那边请我来替代李娘娘活着,却没怎么插手范宗华的婚事,想来是推演过,范宗华的这门亲事最后不会出现变动。花光了积蓄的范宗华依旧会和自小有些情谊的姑娘成亲。”
可这有钱娶媳妇和没钱娶媳妇怎么能一样呢命数宝册上的短短的一句话就概括了范宗华的一生婚姻,但是日子的苦与甜却是每个人实实在在过出来的。当了半个多月失明人族的剑灵十分清楚,新婚夫妇手里有钱滋润过日子,与新婚夫妇每日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那体验肯定是不同的。如果能轻松一些,何必让一对新婚小夫妻把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呢,甚至还可能会留有各种遗憾。
说实话,剑灵一开始是没打算插手这件事的。
可她和范宗华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就有些心软了。因为这范宗华确实是在任劳任怨地照顾她,哪怕他把她当做是对范家有恩的“李娘娘”,可原先的“李娘娘”绝对不像现在这样总是提出各种要求的,一会儿支使范宗华去做这个,一会儿又让他去做那个。
而这范宗华也从来没有怨言,一直乐呵呵地替剑灵办事,同时又是真的关心剑灵,实在是很赤诚憨直的记一个人。所以,剑灵绝对不会对范宗华的困窘视而不见,更不愿意让范宗华在岳家那边抬不起头来。
有了要帮范宗华娶媳妇的打算后,剑灵这两天一直在琢磨如何不离开破窑就可以快速致富这件事。可就像之前两位判官考虑的那样,守在“破窑”里的李娘娘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合理又来钱快的法子。
“实在不行,就借钱吧,先把范宗华的婚事解决了。等五六年后,李娘娘的真魂平安归来了,我也能自由自在地行动,届时再把借来的钱连本带利还给人家。”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一想到借钱,剑灵就记起了三元镇上的那个卢华卢二少。于是,她便让范宗华以红衣女侠的名义给卢华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倘若卢华愿意借银子给剑灵。五年后,剑灵不仅会归还所有本金和利息,还承诺欠下一个人情,只要卢华的要求合情合理,她就会应允。
这封信寄出去以后,剑灵其实只是抱了一半儿的希望,毕竟借钱是情分,不借也正常,没什么可抱怨的。
另外,剑灵其实并不知晓,展昭在上次还钱时曾警告过那个纨绔子弟卢华。因为剑灵当时正在外面玩得开心,根本不在巨阙剑内。
所以,在剑灵心中,她和卢华还是非常友好的有借有还的熟人关系。
写完了借钱的信函,剑灵转头又开始兢兢业业地经营起了她的铁嘴李仙姑招牌。
她对草州桥东一带的街坊邻里们说,虽然老神仙在她病中赐下了卜算本事,但在她自身劫难未满之前,她并不能大肆使用。因此在最近几年内,还请大家不要四处传播宣扬破窑李仙姑算命看相的本事,当然,私下里和亲朋好友们偶尔提及一二,是完全可以的。
就在剑灵一步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的时候。三元镇的卢家也收到了剑灵的信函,虽然信中的言辞非常客气且恳切,但因为前有展昭的警告,卢家人便不敢平常看待这封借钱信。
而卢二少更是十分紧张,生怕这封信函再把南侠招惹来。
“爹呀,虽然我已经洗心革面了,但、但确实还是不太彻底要是、要是那个南侠展昭再来三元镇还银子,然后听了哪个看不得儿子好的小人的谗言,夸大儿子的小小劣迹,以为儿子还像以前那样胡闹,那、哪儿子岂不是性命休矣”
李夫人在一旁担忧附和道“华儿担心的有理,老爷,要不咱们多多奉上钱财,并表明无需归还,可好菩萨保佑,可别再把那两人招来咱们三元镇了。”
李老爷摇头叹气道
“我听方儿说,南侠展昭在江湖上名声极好,而那位红衣女侠又和他走得近,想来也不是那种欠债勒索之辈。且你们看她信中所言,是偶尔路过草州桥东的破窑,见一失明老妇可怜,而老妇人的干儿子又孝心可嘉,就想帮忙一二,所以才管咱们家借钱应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