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们有意识地降低了船帆,以缓慢的航速穿越这个难得一见的岛群奇观,直到天色渐暗,依依不舍的船员们才在老摩根的催促下升帆加速“这地方迟早是我们的,以后有很多时间慢慢参观这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尽快停船靠岸,天黑之后谁都不能担保我们不会在这地方触礁”
1627年6月20日,大明天启七年五月初八。在从胜利港出发四天后,考察队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后世越南鸿基港的所在地。
从军事眼光来看,鸿基港所出的位置和地形地貌都不是太理想,这个港湾狭窄而短小,外宽内窄呈尖锥状,大型船只在这个港湾里甚至会很难调头,更谈不上什么防御纵深可言。在防御方面,唯一可以借助的天然地形就是靠近港口入海处的沿海山丘,只需在这里架上几门岸防炮,火力就足以覆盖整个港湾的进出口。但无论如何,这里都并不是一个适合作为商港或者军港来进行开发的位置,货运码头似乎的确是它唯一一种合理的用途。而港湾外密密麻麻矗立在海面上数以千计的大小岛屿,更是让这里的对海防御难度成几何倍数上升。
前方的海面上,一个岛屿的轮廓正逐渐显现出来,这里正是这条航线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停靠点浮水洲岛。考察队还算比较幸运,虽然途中有些波折,但总算是赶在天黑之前抵达了这里,晚上可以靠船上岸,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从北面驶近浮水洲岛之后,两艘船兵分两路,从岛屿北端开始,沿着岛屿海岸线向南行进。按照考察队手上所掌握的资料显示,这个岛屿从空中俯瞰呈三角形,北窄南宽,而唯一便于船只停靠的海岸就位于小岛南端。
两艘船的实地考察结果与资料基本一致,这个小岛除了南端有一道两百米长的弧形沙滩之外,其他各处临海的海岸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有能让船只停靠的位置存在。从军事角度而言,这倒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一样来整个小岛的防御压力就减小了许多,只需在南端建立起简单的防御线就能够防止住外敌的入侵。
当然,执委会也不太可能会在这么一个汪洋中的孤岛上修建大型防御工事,毕竟在没有海疆划界的年代,这地方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执委会要开发这里的唯一原因就是需要一个位于鸿基港和海南岛西岸之间的停靠点而已。除非未来执委会要对越南方面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个小岛才可能会被划定为军事战略要点。
眼见天色渐暗,考察队停船登岸之后并没有立刻对岛上展开探索,而是在海岸边寻了一处避风的位置安营扎寨。根据先前在船上的观察结果,岛上并没有居民,所以这一晚大家都是睡得极为安稳。
不过从凌晨时分开始,天上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随后又伴随着大风过境,这给原定的岛屿探索行动造成了一定的麻烦,队员们不得不蜷缩在帐篷和船舱里度过了一个无聊的上午。这片地区在每年的五到八月都是雨季,考察队来的时机也的确巧了一些。
直到下午两点多,雨势才逐渐变小,天空慢慢开始放晴。考察队抓紧时间,分为了三个小组,一个小组留守船上,另外两个小组沿小岛东西两岸向北行进,在北端碰头之后再从中路返回南端,以完成对整个岛屿的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