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个忙也不是白帮的,执委会为这支雇佣军开出了五百两银子的价格,而且吃住全包。面对这样的优厚条件罗升东自然不会拒绝,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并表示等回到崖州之后立刻去打点何参将,争取早日成行。这些兵住在水寨里反正也是吃公粮,派到胜利港驻扎反而能省下一笔日常开销,加上执委会给的银子,足够罗升东上下打点之后还能给自己留些好处。按驻崖办昨天发回的最新消息,崖州水寨那边已经开始在整备,估计罗升东已经打通了何参将这个关节,出行时间也就在这一两天了。
上午九时许,所有的船员登船完毕,先导船“飞速号”缓缓地驶离了码头,一马当先驶向外海。在它后面,八艘帆船一一扬帆出航,排成一条长龙驶出了港湾。码头上的人群直到船队消失在海平面上,才开始逐渐散去。那些有亲人在拓殖队里的家属久久地伫立在栈桥上,默默地在心中为远去的亲人祈求平安。
虽然事前经过海运部、农业部等多部门联合天气预报小组的分析,最近海南岛以南以西海域没有明显的大风迹象,但仅仅只是寻常的海上颠簸,也很快就让船上出现了第一批晕船的人员。虽然在各条船上都配备了医护人员或是接受过相关医护技能培训的归化民,但晕船这玩意儿真没有什么百试百灵的妙方能够治愈,绝大多数晕船者在出海后仅仅一两个小时内就已经直不起身了,只能躺在船舱中发出无力的呻吟。好在严重晕船者的比例很低,不过百之二三,倒还不至于影响到整个船队的行进。
拓殖船队的航线是从胜利港沿着海岸线一路西行,经过海南岛西南角的莺歌咀之后,便离开近海,直接驶向越南东岸。从胜利港到越南东岸的清化,仅纸面航程就超过二百海里,海运部估计顺利的话,实际航程约莫在二百五十海里左右,考虑到整个船队的平均航速约莫只有六七节上下,完成这段航程再快也得三四十个小时。另外夜间在海上行船的速度远远低于白天,这样一来,完成这一段航程就起码需要两天的时间。对于那些严重晕船的倒霉鬼来说,这两天绝对会是他们生命中难以忘记的一段时间。船队的补给带得十分充足,所以最快也得等到船队在清化一带靠岸装运越南难民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机会能够下到岸上进行短暂的休整。
1627年7月17日,大明天启七年六月初五。胜利港的码头上一大早便人头攒动,喧闹不已,天色刚蒙蒙亮便有上千人聚集到了这里。
这些人都是提前得到消息,早早就来到码头上等着欢送即将出发的海外拓殖队。仅拓殖队本身就有三百多人,再加上来送行的亲戚朋友,强力围观的热心群众,整个码头上足足汇集了目前胜利港田独一线七成左右的居民。甚至有不少黎苗山民听说海汉人又有大型船队要远赴海外,特地从二十多里外的山寨赶来胜利港观看这一奇景。
这么多的人聚集到一起,对于穿越集团的控制区来说还是第一次。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军警部压力山大,不得不从新兵营调来了全部人手。随着围观群众的不断增加,军警部只能将拓殖队的八十名归化士兵也全部调到码头上参与维持秩序。好在本地的劳工早已经形成习惯,看到绿衣绿裤的归化民士兵出现,便自动停止了无序的拥挤,否则等下就会有硬梆梆的棍子敲到身上。在胜利港这种民智未开的地区,棍棒显然比律法能够让普通民众更快地学会遵守规矩。
巡检司小院的一帮闲人也早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吵醒了,此时正百无聊赖地趴在栅栏上远距离围观码头上的热闹景象。有人说道“码头上这么乱哄哄的,莫不是海汉人要弃了这处地方逃跑”
另一人反驳道“逃他们在本地又无对手,为何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