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治国平天下,只靠政治学说可不够,你见过哪个朝代是靠一张嘴一本书上位的军事力量必不可少啊”宁崎虽然也是个知识分子,不过他可不是明朝文官的作风,一心只想压住武官系统,他很清楚军事力量对维持政权的重要性“学四书五经可造不了枪铸不了炮,但学我们海汉的知识就可以。这些学生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在朝廷考个功名就能胜任的,我们也不希望他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考取功名上。”
穿越集团目前的状况,注定了教育系统的培养目标是要以实用的技术工人为主,至于一些文科方向的专业,就算宁崎不太愿意放弃,也只能先服从集体需要。现在文教系统连教读书写字的教师都还不太够,哪有什么工夫去传授四书五经宁崎要是敢在执委会上提出这个议案,肯定会被工业党人喷个狗血淋头。
李奈张大了嘴,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反驳宁崎的“谬论”。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读书不为了考取功名,这简直就是颠覆了他人生二十多年所形成的价值观。
宁崎摇头道“李先生,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让你接受我的观点,只是希望你知道,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情自有我们的考虑。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在这里能够接受免费的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件利民之举,这你总不会否认吧”
李奈点点头,表示认同宁崎的说法。大明虽然也有义塾,但往往背后都是地方宗族在经济支持,并且招生对象也主要是面向自己家族的子弟,可不像海汉人办的小学这样兼收并蓄,甚至连黎苗两族的孩童也照收不误。真要按孔圣人说的有教无类来看,李奈必须得承认海汉人无疑是比大明的教育机构做得更好。
宁崎接着又道“哪一种教育制度更好,我不会和你争辩,时间会帮助我们分出高下的”
正在这时候,宁崎身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宁崎摸出来一看见是执委会的办公号码,心道莫非是大洋马闹得太厉害,留守办公室的几个兄弟撑不住了当下向李奈和贺强说声抱歉,走到一边去接听电话。
李贺二人这几天倒是已经见到不少海汉人使用这种奇怪的小黑匣子进行隔空通话,初时也是以为这是海汉人的法术,后来经过解释,才知道这是某种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通话工具,即便隔着数里远,也能进行隔空通话。当然了,李奈求购电话的意图也毫无意外地遭到了拒绝。
稍稍有些出乎了宁崎预料的是,执委会打来的电话并不是让他回去帮腔打嘴仗,而是通知他来自气象部门发布的警告,今明两天可能会有短时热带风暴过境,胜利港小学需要立刻停课,将学生先全部安置到一号基地内的营房里。
穿越集团的气象部门里并没有真正气象专业出来的科班生,不过海洋、农业、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校时都多少学过一些相关的知识,七拼八凑地组了一个天气预报小组,农业部的老专家袁若修老两口担任顾问,平时由海运部的越之云兼任小组长。
目前海南正处于雨季当中,不过这里的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有“牛头下雨牛尾干”的神奇说法。宁崎接完电话之后倒也没有太紧张,先通知了同事开始组织各班的学生集合,然后向李贺二人说明了天气可能会马上恶化,参观行程可能不得不暂时中断。
李奈对此也表示了理解,既然海汉人推断很快会有狂风暴雨的天气出现,要对学校进行人员疏散,那么自己作为客人,这种最好还是服从安排。
胜利港小学虽然不像童军那样采取了军事化的管理,但整队集合这种初级训练还是经常会进行练习,因此学生们很快撤到了操场上,并按照教师的指挥以班级为单位站好了队列。几位教师迅速收好了教具和教材,便指挥着学生们以两列纵队出发。李奈看了之后叹为观止,感觉海汉人真是将“规矩”两个字贯彻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连组织学生避难都是如此的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