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目前穿越集团已经开始实施内部结算体制,所以这些物资绝大部分并不是完全无偿地给黑土港,而是作为中央向地方投资的一种形式,其中一部分是以长期无息贷款的形式存在,黑土港将以产出来逐渐进行偿还。等这部分资金偿还之后,便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黑土港本地的财政收入大部分上缴大本营,小部分留下来用于本地的基础建设和管理机构运转。
这些物资的筹备说多不多,但涉及到的部门确实不少,所以才会通知执委们全部到会。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单位,都领到了自己的物资筹备任务,而执委们的工作就是督导这些筹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在货船返回胜利港之前完成基本的筹备工作。
其中压力最大的部门倒并不是生产任务最重的冶金车间,而是尚处于灾后重建状态的盐场公社。由于前些天的热带风暴摧毁了盐场公社大量的民房,并且造成了数吨食盐存货的损失,目前盐场的生产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大量的劳动人口仍在进行住房复建的工作,目前的每日盐产量只有灾前十分之一的水平。
为了帮助盐场公社克服这个难关,执委会不得不暂停了内陆工业区的厂房修建工作,将有限的建筑工人先送去盐场公社帮助社员们修建住房。而为了避免悲剧在日后再次发生,这次建设部索性就一步到位,将最近出产的砖瓦全部都装船拉去了盐场公社。
黑土港附近并没有大面积的沿海平原,多山的地形让当地的农业开发面临着巨大困难,想要像越南东岸沿海那样大面积种植水稻肯定是行不通的。但经过管委会在当地的实地考察之后,认为一些热带经济作物,特别是能够产出香料、橡胶、食用油等适合山地种植的作物,完全可以在当地大规模进行栽种。相关人员甚至已经开始在黑土港附近的山林中规划种植区域,只等大本营运来农用物资就开始大干一场。
对于黑土港管委会的这种提议,执委会是十分乐见其成的。海外拓殖点的产业单一化并不是执委会希望看到的局面,黑土港如果能够发展出多种产业并行的局面,那么自身的造血机能无疑会得到极大的加强,执委会收回前期投资的时间也会因此而缩短不少。
除了大量的种子之外,上千件锄头、铁锹、斧、锯、凿、锤等工具也是农资的一部分。由于黑土港当地并没有铁矿产出,所有的铁制品都必须依靠大本营输入,这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无法改变的状况。当然,对于执委会来说,这点小麻烦的存在并不是什么坏事,海外拓殖点要是在物资供应上对大本营完全没有依赖了,那反而会让大本营这边感觉不太放心。
建材方面,黑土港要求的物资主要还是水泥。当地跟三亚这边差不多,有十分丰富的林木资源,木材是完全不缺的,但管委会还是希望能在当地修建一些水泥建筑比如穿越众在当地的住所,重要物资存放的仓库,港口附近的防御工事等等。不过当地已经发现了一处石灰石矿,目前正在筹划着修建石灰窑,下一步便准备直接上马水泥窑了。由于当地燃料的充沛,不管是建砖窑、石灰窑、水泥窑,都比大本营这边要从容得多。一段时期之后,当地的水泥产量有可能会超过大本营,到时候或许还将进行反向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