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银行业最近几年快速发展,存款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国内无力消耗如此多的存款,刚好其他四国需要进行大规模基建。
巴拉圭从依靠美利坚到投入阿根廷阵营,主要原因是美利坚只从巴拉圭拿东西拿资源,如强制进口美国高价燃油,扶持亲美军官团。
虽然美利坚援助了巴拉圭1亿多美金,这些钱主要是拿来买各种军火和各种进口商品,垄断国际资本和地主买办们获取了大部分利益。
巴拉圭人口增速太快,底层人的情况没有任何改善。
而且巴拉圭国内的经济情况越来越差,外汇储备因为大量进口美利坚产品而变差。
农业开发也不是很顺利,农民根本没钱提高生产。
大豆和牛肉出口还遇到阿根廷廉价产品打压。
共同体成立后,阿根廷可以为巴拉圭提供更直接的农产品出口渠道,规避美利坚和英国粮商的压价剥削。
阿根廷还会出资修建亚松森-圣菲铁路,帮助巴拉圭融入阿根廷经济体系,铁路运营权归阿根廷国家铁路公司。
猎鹰局协助清洗亲美军官,帮助稳固政权。
查科地区石油勘探权归阿根廷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援建巴拉圭小型炼油厂,收益结算使用阿根廷比索。
新成立的巴拉圭国家石油公司将获取一半的收益,还会帮助巴拉圭培训工程师。
巴拉圭将从石油收益获得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稳定财源,如果伊泰普水电站建设完成,巴拉圭将解决粮食、能源、就业三大生存问题。
当然,代价早就写进历史书上,那就是成为阿根廷的经济卫星国,但比起美利坚的剩饭,显然阿根廷端出来的牛排更有性价比。
阿根廷在半年内对四国开放边境,吸引更多新移民加入阿根廷。
当初也是看着玻利维亚都因为阿根廷的支持经济改善了,巴拉圭才有了依靠阿根廷的意思。
阿根廷接管玻利维亚天然气出口和大规模开发矿产后,玻利维亚经济持续发展。
乌拉圭方面,人口和巴拉圭差不多,但港口多,如果巴拉圭不加入这个联盟,那么会周围全是敌对国家。
巴拉圭一开始算是被迫加入,现在却也认为加入后还不错。
至少阿根廷开出的条件还可以。
巴拉圭倒向阿根廷后,乌拉圭本来就是有意加入共同体的,所以调整策略以避免孤立。
现在两国也更加依靠阿根廷。
巴拉那煤钢共同体,民间已经叫上小南美联盟,让拉普拉塔联邦主义者受到很大的鼓舞。
这个小群体的规模正在壮大,他们本来早该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