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内阁提高阿根廷国力给出的方针和计划便是多挖洞、多建设、多储备、多研发,与北边三国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盟。
同时已经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主体民族,说西班牙语的阿根廷族,这也是圣赫塞一直在做的。
以西班牙裔和意大利裔为底子,融合拉美混血族裔,德裔,爱尔兰裔,俄罗斯裔,东欧裔,甚至美利坚的底层族裔,加上亚裔,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混血新族群。
根据1965年的阿根廷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阿根廷境内阿根廷族有5800多万人,有大量的人群融入阿根廷族,习惯于以西班牙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
阿根廷人的思想也因此获得极大的解放和革新。
煤钢共同体成立后,五国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但沟通也有一定困难。
科恩内阁的教育部三年前就制定了阿根廷标准西班牙语,开始对阿根廷境内的语言进行全面统一,专门的机构负责制定西班牙语语法和发音的标准,制定一个更加普适性的班牙语词典。
圣赫塞当年调侃说道:
“阿根廷不能没有统一的新西班牙语,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新西班牙语吸收大量外来新词汇,形成阿式西语,就如同美式英语一样。
新西班牙语以布宜诺斯艾利斯方言为基础,把全阿根廷方言词汇,语法,进行融合汇编,形成统一标准的新西班牙语,在全国推行。
统一的民族国家成型后,阿根廷语言的发展一直很迅速,但对接巴拉圭和乌拉圭,玻利维亚,输出语言标准是更加细致的工作,需要一种跨地区的书面语,四国的词典汇编,将会形成一部启蒙新词典,形成了一种共同西班牙语。
新编的词典是免费的,各国教育部可以自由印刷,不需要授权,甚至可以提供成品,阿根廷第一批就印刷了1500万本,由内阁出资。
这些印刷精良,由语言专家耗时3年汇编的新词典,不仅通俗易懂,而且非常容易入门。
定价1比索,非常容易就流通开了,迅速成为阿根廷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低价和高性价比,更加经典通用,取代三国现在的词典。
很快新学期开始后,这些词典成为新生们人手一册的新书,并迅速扩大到中学,而且在社会上流通开。
价格虽然比学校高一些,但仍然只需要5比索,而这本词典的成本却超过了20比索,哪怕是盗版,也需要10比索,民间印刷仍然属于非法,但成本问题让他们无利可图,而且非常严格,所以并没有出现盗版。
在阿根廷,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廉价,不管是学费还是书本的价格都在快速降低,普及教育和知识是科恩内阁的重要工作。
《阿根廷西班牙语法》《阿根廷新语言》《西班牙语正字法大全》等更完善的版本也纷纷出现,推动新语言的流行。
于此之外,《圣经》等各种西方经典也纷纷使用新的西班牙语言译本,使用更加简单的词汇,各出版社,教育部门也大量使用新语言,促进了语言融合。
科恩内阁限制新移民大量内部通婚,采取强迫同化政策,把他们统称为阿根廷人。
这是巨大的难度,整合起来并不容易,好在都是新移民,哪怕是做一些表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