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多半年的摸索和实践,市舶司的运作经过不断的完善,逐渐步入正轨。从税金收取的金额,以及商贾的反响来看,效果相当不错。
只此一项,大唐的财政收入便增加了两百多万贯,相当于两成左右。
对商贾则更加方便,不论是在哪个市舶司交了税,便可通行无阻,再不受地方关卡的盘剥。
当然,也有个别的地方设卡收费,置朝廷法令于不顾。
李二陛下也不姑息,允许商贾举报不法,并派出了巡察使。一旦查实便是丢官罢职,甚至是入狱问罪。
初唐的时候,政治还比较清明,政策法规的执行还比较彻底。所以,市舶司很快便得到了商贾的认可,地方官府也少有再敢拦路收钱的行为。
刹住了违法乱纪,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第二批设立市舶司的地点也基本确定,马上就要下旨。
这个时候,冯盎主动上奏请设市舶司,让李二陛下心喜之余,也在考虑是否合适。
显然,朝廷的举动让冯盎感到了不安。他恐怕在琢磨,这是不是李二陛下对冯家的一个考验。
虽然在岭南经营数十年,冯家可谓根深蒂固,但要抗衡朝廷,冯盎还没有那个勇气和实力。
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等于把关税拱手交给朝廷,冯家失去的将是巨额财富,说不肉痛那肯定是假的。
所以,冯盎肯定经过了反复的思想斗争,拖延了这么长时间,才上奏朝廷,争取主动的。
马大秘对李二陛下的询问思索了一会儿,谨慎地说道:“微臣以为,耿国公此时上奏,尚有勉强之意。不如再等一等,待第二批市舶司设立完毕后再说。”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说道:“宾王乃是稳妥之见,朕倒也不必着急,且安冯盎之心,再等一等吧!”
所谓的安心,自然是不准冯盎的奏请。但这能让冯盎托底,恐怕会再次上奏。
马大秘觉得这样也好,推来让去,朝廷不显得吃相难看,冯盎也表示了忠心耿耿。
…………….
夜色渐深,陈国公府上亮起了灯火,书房内更是通明亮堂。
侯君集看着桌案上的地图,正在凝神思索着征伐高昌的军事行动。
从长安到高昌,大约是七千多里的路程,最困难的无疑是出关之后横亘千里的莫贺延碛大戈壁。
白天热风如烤炉,夜晚寒冷如冰窖,沿途没有水草,整个一片没有生命的荒凉大漠。想起来,就令人感到恐惧;要经过此地,更是一场恶梦。
然而,这里却是丝绸之路的第五道,是一条便捷而风险极大的通西域之路,是征伐高昌的必经之路。
虽然这条路上时有商队行进,但和要长途行军,并准备打大仗的十数万唐军来说,却是迥然不同的两回事。
商队人数少,几十封骆驼载着货物,商人携带干粮和饮水,差不多是轻装前进。
军队则不能如此行进,盔甲兵器,帐篷物资,你不带上,那是去打仗,还是去旅游?
所以,必须要携带大量的粮草物资,以供军队在戈壁大漠中的消耗。而且,行军速度也不能与商队相提并论。
商队十天能穿越,军队差不多就需要二十天。军队越庞大,行进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物资越多,要携带粮草也越重。
从这点来看,鞠文泰的分析也挺有道理。
他认为唐军若出动三万以下的军队,虽然能够减轻穿越莫贺延碛的后勤困难,但却不敌他和西突厥的联合抗击。
如果出动十万左右的军队,要携带的粮草物资就足以把唐军压垮。即便勉强穿越大戈壁,异常疲惫且补给消耗殆尽的唐军,也没有多少战斗力了。
所以,只有不到四万人口的小国高昌,在自信满满且又作死不解释的鞠文泰的领导下,对大唐采取了对抗政策。
而四万人口的小国,唐军却征调了十五万大军。谁都知道,李二陛下不是看重高昌的那点实力,而是高昌背后的西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