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系上看,确实是徐齐霖和李泰更近一些。主要是和李承乾没什么接触,或是见过一两面,可连话都没说过。
若是这样看的话,徐齐霖和谁的关系,都比和李承乾的要近。
赵节点了点头,说道:“徐齐霖在漕政改革时,便与魏王多有接触,魏王还亲至三门峡视察。在京师,二人的关系似乎也不错。数次王府饮宴,似乎都请了徐齐霖。”
其实这个也不好作出判断,徐齐霖好歹沾着皇亲的边儿,和小公举的关系岂不是更亲密?
但人要是胡思乱想,什么都可能看着可疑。谁让李泰是李承乾最大的竞争对手,谁让李承乾自己觉得储位不是特别稳呢!
杜荷也开了脑洞,说道:“魏王未离京师时,只以文采出名。到了洛州,却屡有高明的治政手段。徐齐霖也惯以奇思妙想著称,没准就是他在给魏王出谋画策。”
赵节眨巴眨巴眼睛,点头道:“杜兄看得透彻,确实有这种可能。所以,太子殿下才想拉拢徐齐霖。”
“这样啊!”杜荷的心底突然浮起嫉妒和恨意。
徐齐霖凭什么,就是靠着师父的指点,能赚钱罢了。论才貌,论家世,他哪点及得上自己,怎么就会被陛下看重,还让李承乾也想拉拢。
如果徐齐霖真的投靠太子,哪还有自己表现的机会?自己和徐齐霖还有旧怨,他得了势,岂不要把自己压得死死的?
这样一想,杜荷哪还希望李承乾能够成功?但李承乾透露了这个意思,他也不能明着反对。
见杜荷沉吟不语,赵节也没想到杜荷的心思,便开口说道:“此事也只是暂时想想而已,太子殿下却不会派人前去。若是托与徐齐霖相熟的人,带个表示看重的意思,那自然更好。”
杜荷耸了耸肩膀,说道:“殿下有拉拢之意,却不让某知道,怕是也知某与徐齐霖素来不合,甚至可以说是积怨。”
赵节点了点头,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言语之间的冲突罢了,杜兄不必放在心上。”
杜荷嘿嘿一笑,不置可否。
此时,伙计端来了酒菜,两人便不再谈论此事。伙计走后,杜荷也不再提这个话茬,只是吃菜喝酒,说些闲话。
赵节以为杜荷还是不能释怀,便也不好老说徐齐霖。两人吃吃喝喝,最后才酒散离去。
……………
伊州,后世的哈密。提到此地,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哈密瓜了。
但哈密的地理位置,却远比哈密瓜理为重要。
在哈密沙漠戈壁与山地夹绿洲、河谷相间分布的地形中,形成了两条大致呈东西向的走廊。
一条即哈密盆地沿巴里坤山南麓的东西向通道,向东南穿星星峡可抵达甘、肃二州,向西可至吐鲁番,这也正是古丝绸之路的路线。
另一条是夹在两山之间的东西向通道,沿巴里坤山北麓可抵准噶尔盆地南缘和乌鲁木齐。
由于这两条通道的存在,中间的哈密看起来确实是“丝路咽喉”。但直到明清时,哈密东西两端的敦煌、吐鲁番的几度繁荣,却大大削弱了哈密的交通要冲的地位。
而随着唐军进入西域,并如历史上那样将建立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哈密的交通区位优势便会逐渐显现。
此时,哈密作为唐军入西域作战的大本营,已经显出了入疆前哨的本色。
相比于星星峡的地狭物乏,哈密的区域很大,有盆地,有巴里坤湖,具备一定的农牧条件。如果经营得当,五六万人在此居住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五六万人,已经超过了高昌国的人口,西域小国无数,达到这个人口数量也没有几个。
所以,徐齐霖派人四处勘测考察,将可用耕地的数量统计清楚,却没想过在哈密会有这么多人口。
恐怕李二陛下有心就近解决西域驻军的粮草物资,也没办法弄来那么多的人口在哈密安置吧?
别说哈密了,就是甘、肃二州,再吞下个十万八万的也不嫌多;还有关东,作为征伐高丽的后勤基地,也需要大量的人口垦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