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的意难平是来自于少女对叶世钊的爱恋,婚后的意难平却来自于崔氏。
原来曹氏婚后听说裴崇璟曾两次亲自去跟崔氏求亲,还请了有名的媒婆,找了好友相伴诚心上门。她和丈夫婚后,丈夫对她虽比较尊重,但谈不上爱,她更觉得丈夫心中还惦记崔氏。
此时听女儿说裴延庆内外不分,因为叶世钊和崔氏之女这样折辱女儿,心头不禁就恨上了书颖。丈夫看重原配所出的裴延庆,这不是她能撼动的。因为裴崇璟从来不是甩手掌柜,不会任由继室作践他的儿女,任她妨碍他们的教养和前程。
但是那叶家女想高攀裴延庆,她要是提醒丈夫一句,丈夫不会怪她,只会觉得她站在当家主母的立场上说话。
曹氏安慰了裴若萱,只让她不要置气,好生保重身体。
当晚裴崇璟歇在曹氏屋里,她就对裴崇璟提起这事,口称裴若萱小孩子脾气,又有不周到之处,说话得罪了叶家姑娘,往后她会更严格的教养女儿。
裴崇璟点了点头“三娘、四娘的年纪是不小了,过两年也该定下人家。再这么毛毛躁躁下去可不行。”
“是,都是我忙着府内的庶务,对这些有所疏忽。”曹氏话音顿了顿,低下头语气温柔又迟疑,“就是我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裴崇璟道“你既然提了,就把话说完。”
曹氏才道“三郎也不小了,听说和那位叶家姑娘颇为亲密,我不知老爷是什么心思。倘若老爷打算为三郎聘了叶家姑娘还好,若是不为三郎聘叶家姑娘,他们这样亲厚,会不会妨碍三郎将来觅得佳妇”
裴崇璟蹙了蹙眉,才道“我已和三郎谈过,他应该有所分寸。叶家姑娘不仅是靖安伯府的女儿,而且是柳三弟的高徒,有这重身份,我们怎么也得给柳三弟一些面子。那叶家女容貌无人能及,眼高于顶的柳三弟都能收她入门墙,可见其姿质出众。所以她最后是什么前程,谁也说不准。就算当下裴家不宜与叶家结这门亲,裴家也不欺少年穷。”
裴崇璟虽知裴延庆此时有那心思,可他仍和从前一样,不会多提原配儿女的事。他不可能在曹氏面前说裴延庆的任何不妥,不会给继室一点她所出的儿子将来可以跃过原配所出的两个儿子的信号。
裴崇璟多年来的行事作风,才让曹氏都清醒地认识到裴延庆是未来家族的真佛,暗中让裴若萱抓住机会多与他亲近,后半生才更有靠山。
曹氏扯开了笑,点头“还是老爷处世稳重周到。哪像若萱,为点小事,竟是如此放不开。到底是年纪小、眼皮子浅。也怪我自己都不清楚靖安伯和崔氏之事,自没有和若萱提过。她这才言语没个分寸让叶家姑娘误会了。”
裴崇璟听到崔氏,眼中闪过一分怀念,也是转瞬即逝,他也没有被继室看出什么来。
翌日一早,裴延庆要回松风观,特来正院向裴崇璟辞别。裴崇璟就让他好好在松风观学艺,静一静心,莫要为儿女私情萦怀。这些且不细提。
却说朝中忙着接待北朝使臣的事,耶律隆进虽然碰到叶书颖吃了憋,可是在岁贡之事上却一点也不好惹了。仗着他父亲是北朝枢密大臣、兵马大元帅而多提要求,否则他们要自己动手了。
南朝有部分“大聪明”就想着,让叶家献女当送美女一样,没正室名份,或许侧妃名份都没有给耶律隆进,换他不要在南朝狮子大开口了。皇帝在太后手底下活到现在,却也不是蠢蛋。
如果叶二娘心底有怨,在耶律隆进身边吹枕边风,南朝也没有好处;或者她万一有个不妥当,北朝也要向他们问罪。所以皇帝没有下这种圣旨,只说按照当日盟约,如今北朝擅长增加要求不合理。
双方相持不下,也令北朝使团在南朝逗留一个月也没有离开。
这日耶律隆进克制不住想见到书颖,便到了靖安伯府门前,赵珏劝道“小王爷虽然是贵客,但还是提前下拜贴再来吧,万一叶姑娘不在家呢”
耶律隆进却道“小王若下拜贴,她更不在家。”
赵珏暗想原来你一点也不傻,难不成还真有一腔真情才如此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