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裴青柠一心要让长子刘浩凌科考,自也认为玉敏嫁给未来的文臣更能保障幸福。
叶世钊又看向玉敏,本想问她的意思,但想她的脸皮没有书颖厚。
叶世钊只好淡淡说“玉敏自己想想,等想明白了再跟夫人或你嫂子说。”
接着就看玉堂的了,裴青柠谈起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家的闺女。
如今可以说朝中官员家的嫡女除了许了亲的都能任玉堂挑,谁让他即是国舅又中了进士第五名呢
玉堂表示要选性情温和一点的,总要五官端正以上才行,还有不能是书林的迷妹,不然进府来彼此尴尬。
书林道“你娶妻跟我有什么关系”
韩泠泠忽道“我记得张老司徒的孙女张三娘七月就出母孝了,其父丧妻时被夺情,如今还在外担任提刑官,也是进士出身。因为母孝,三娘就留在京,养在祖母膝前。”
这个张家与张太后那个张家却不同,张老司徒是进士,儿子是进士,女儿嫁的也是进士。
叶世钊虽然久在朝为官,可他不会打听朝中的女眷,裴青柠嫁到叶家之前是寡妇,自也不便交际。
张老司徒当初和叶世钊并不亲密,又相差一代,他那个进士儿子倒是虚长叶世钊三岁,可是常年外任,才没有往来。
“七月出孝,倒也快了,就不知他们家是否早有打算。”叶世钊盘算了一下,又让韩泠泠去打听,不然玉堂求亲被拒也不好看。
他们两代人商量玉堂、玉敏的婚姻前程,那王叶氏上一回被玉敏、韩泠泠暗示拒绝后,就想在京中的高官人家寻一门亲事。
可是眼见几个相貌出众的未婚进士被高官家招为女婿,就是没有人看上王知敬。王知敬的太原王氏名头很大,但是高官人家多精明。
王知敬的父亲并未在科场上取得功名,王知敬的兄长又是纨绔,王知敬虽然是皇后的表哥,可是皇后还有亲哥未婚呢。
因为同进士的前程天花板太低,除非是天纵奇才,所以任王知敬怎么想攀附别人家,想得一个高官嫁女,可他就没有等到顺他心的。
倒有两家有意,一个是二品官家的二婚女儿,一个是四品官家无才无貌的庶女,王知敬打心底嫌弃。
王知敬想来想去只有玉敏合适,玉敏的母亲虽然是安阳郡主,却也不是庶出。玉敏相貌能力都不差、父兄妹都得力,而且嫁妆丰厚。
等到玉堂已经去上任大理评事之职,开始历练,王知敬却根本没有被吏部选中授职的消息。王叶氏和王知敬都急了,王叶氏和王知敬就忍不住想起旁门左道来。
王叶氏派了心腹赵嬷嬷去盯着玉敏的院子的丫鬟。玉敏的衣服、被褥等织物平日都是两个三等丫鬟专门司职浆洗的,赵嬷嬷盯着这两个丫鬟去洗衣的时间,便送东西给她们,找她们闲聊。
那两个丫鬟虽然受过规矩教养,可是平日府里也没有人打这主意,见到了赵嬷嬷送的稀罕首饰,便着试着戴戴,临水照了照模样。
赵嬷嬷就趁机将玉敏的汗巾子偷走,悄悄藏在袖子里。然后托称王叶氏还有差事交给她,便开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