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官员引导,文武百官大礼参拜“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书颖坐在龙椅上豪情万丈,心想小蓝的任务只让我嫖皇帝,可我当了皇帝,这是超过她的预期了。
“众卿平身”
“谢皇上”
书颖又下诏书,定国号为“夏”,册封父亲叶世钊为太皇,她的生母崔氏是孝慈皇太后,祖父叶清江为“颍阳太王”、卢氏为“颍阳太王妃”,册封原皇帝赵熙为“燕王”,赐名“叶熙”。
再册封赵然“辽阳郡公”,赐名“叶然”,册封赵薰为“新元公主”,赐名“叶薰”。册封裴青柠为继太后,追封已逝安阳郡主为“安宁贵太妃”。
册封兄长叶书林为“平北郡王”、叶玉堂为“安南郡王”、大姐叶玉敏“庆元长公主”。加封帝师柳墨卿为“太傅”;义兄裴延庆为宁国公。
封裴延庆作宁国公一方面是为了当年的结义之情,另一方面是安抚裴、赵两族。裴延庆是大周驸马,他能在新朝晋官,说明女皇能容得下两家,裴家只要不再如前几年一样不成样子,在新朝一样有前程。
然后下第二道诏书本朝的勋贵和官员均保持原来的品阶,现在在世的赵氏皇族成员还能享原来的皇族待遇,但是除了特别的功劳之外不再升爵,新出生的赵氏子孙不再享受皇族待遇。
她不动赵氏宗庙,赵氏子孙仍可以用帝王之仪祭祀赵氏宗庙。此时她以皇帝身份住在洛京紫微城属于“借住”,并且每年向赵氏宗族成员支付十万贯“借住费”,直到搬迁到新都。
这笔钱将交给康郡王赵祐和懿郡王赵祈主持分给赵氏子孙。赵氏帝王的私产,她的儿女将分到一成,余下私产等到迁都之后,也会如数分给已无皇族待遇的赵家子孙。
待北伐功成,她将自己出资设计修建她的皇宫,并且与叶家一起出资修建叶氏太庙,皇宫与太庙不用朝廷百姓一文钱,不滥用民力谋她一人之私,征招民夫皆会付钱。
在场的文武大臣也不禁为她和叶氏的底气所折服,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帝敢这么说。哪朝哪代皇帝修建皇宫不是用民脂民膏的而且明确表现不侵占赵氏私产,还会给“租金”的皇帝,这是从所未有的“君子气度”,这一点就是大臣们都没有想到的。
书颖这么做就是让天下人知道,她叶氏皇族的好处是赵氏皇族比不上的,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自然心更向着叶氏。那么叶氏就不会像武氏,等武则天一死就被李唐复辟,武则天的儿子内心还更愿意回归李唐,而不是武周。
反观书颖的步子迈得豪气一点,只要她这几十年用自己的本事打出威望、定下方向和规矩,让叶氏开拓商道,开拓地盘,而不是只会趴在百姓身上吸血,天下臣民百姓又怎么可能非要复赵氏天下呢
有她这个技术狂人和经济狂人在,叶家只要还有人肯管工厂,家族百年内不会缺钱。如果开拓了商道、发展了工商业,这原始资本积累完成了,后世社会历史发展中,她的子孙与叶氏不但是皇族,还是站在资本顶端的人。
大臣们都不禁高呼“皇上爱民如子、天命所归”之类的话。
书颖才笑道“不仅仅是为了朕早一日有自己的皇宫,为了朕之宗庙能顺利在燕云修建,也为了我朝各族臣民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北伐于朕仍是背水一战,不胜则死于诸君是青史留名之时,于我华夏一族则是数百年偏安沉沦后的重登巅峰”
“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背水一战,不胜则死”文臣武将皆都精神大震,他们内心也知道历朝历代有她的胆识的人没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