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超有些退缩,说“她从前就眼睛长头顶上,看不起我,现在又怎么看得起我”
孙欣怨道“谁管她看不看得起你,只要她不得不给钱就行了。”
叶文超仍然没有回答,孙欣拍了拍他“你不靠上你妹,你让我和孩子们都喝西北风吗靠你在县城一个月3000块的工资”
叶文超再无能,到有了妻儿时也无不得不去钻营,他对书颖的感觉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样子了,产生了一种底层人对高知有钱有势的人的一种敬畏。
他和父母不一样,父母有身份上的优势,叶文超再自私,这么多年来也明白了,妹妹没有养哥哥和侄子的义务。
书颖和李朔回了北京,暑期时没有课业,她一半的工作时间用于编写适合国内高效的前沿数论教育的教材,因为目前国内的数论教材落后世界近二十年了。
李朔有数据研究项目,同样没有教学任务,且没有多接校外的讲学工作,富余些时间陪女友。
李朔发现女友把上午的时间用来编写数论教材,有时还会找他讨论一下,下午时就在拨弄她的吉他。
她还预订了一套国外的高品质混音电子琴,花了她几十万块钱。
李朔喝着下午茶,听她在阳台上时急时徐弹奏曲调,或能引起他心灵的一阵激情,或清越地得令人一阵舒爽。
李朔不禁想起对她一见钟情的那一年,她在演讲比赛的才艺表演部分,正是演唱一曲小甜甜的英文歌,她的文艺表现力不容小觑。
李朔倚在阳台栏杆上,发现跟她在一起时,即便他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也是迷漾的日子。
听她完整弹完一段美丽的乐章,看看今天不错的天气,才问“为什么突然想玩音乐了呢”
书颖才道“我缺钱。我在想,要不我出唱片赚点钱吧,把房贷还掉,然后给几个母校捐点钱。”
李朔挑了挑眉“你认真的”
书颖点了点头“再过两个月,我能拿出数论新教材的稿子了,我还是能抽出一些空的。”
李朔问“你拿出书稿就是成稿吗”
书颖耸耸肩,笑道“那么你认为目前国内哪位理论数学的学者有自信审我这个中国唯一和世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的书稿”
李朔想了想,笑道“也不能太自负了。”
书颖点头“我同意这一点,谁也不可能出一本完美的著作。试用第一版本后,发现教学当中的问题时能改进编排,还要不断新增前沿研究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