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真摘星拿月 > 第14章 前路漫漫且徐行(下3)

第14章 前路漫漫且徐行(下3)(4 / 5)

樱井泉为难地停顿了一下,这才接着说道,“这是缘于二战时期的习惯。因为当时的驻地美军引进了吃牛肉的习惯,但是由于美军不吃牛舌而是将其随意丢弃,勤俭的饥饿的当地人深感可惜而开始尝试将牛舌做成料理。”

鲁西华看了樱井泉一眼,这种民间解释和华夏蜀地名菜夫妻肺片竟然极为相似,都是利用别人看不上眼和废弃的材料,利用独特的手艺制作成为人惊叹的美食。

只不过华夏老百姓在美食天赋的加成远远高过日本人,并没有把眼光仅仅局限于牛舌之上,而是广泛的运用了各种牛内脏。

“谢谢你的解释让我有了个好心情。”说完这句话,鲁西华重新把目光投向了车窗外,列车经过品川未停,马上就要到横滨了。

对于刚才小姐姐提及的仙台的印象,鲁西华的记忆中只局限一位人。

瘦瘦的身体,黄里带白的皮肤,似乎如同大病愈初的病人一样脸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炯炯有神。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没一根是耷拉着的,都那么长着,头顶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须浓密极了,而且极其像隶书的“一”字。

此人东渡日本,前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想要改变华夏人东亚病夫的称号,却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幻灯片观摩的时候受到了极大的震动。那次经历让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华夏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华夏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于是此人弃医从文,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进而成为华夏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家,被后人称为民族的脊梁。

鲁西华当然是没有见过这位先生,他对之的印象,大多是来自于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推荐到山城,自己修建的西华小区避难的梁实秋先生一家。

关于梁实秋和那人之间的恩怨,鲁西华并不想多问,对于文人的一贯作风,他还是有些了解的,文化背景、经历的不同,会造成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有极大的偏差。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因为谁都不服谁。但是那场惊动整个民国文化界的思想大论战,是在当时特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背景下诞生的。

至于谁胜谁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符合民族发展的才是正确的,至于个人小资产阶级的情调,不提也罢。最终导致,不同文学思想的争论终于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两位文学巨匠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受到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不过那人去世之后,梁实秋终生未说过一句关于他的坏话,这也算是一种胸襟吧。

慢慢的,一点一滴早就消失的记忆,又重新出现在鲁西华的回忆中。

韩彩儿、黄猫儿、郭文、周赫煊

渐渐地,鲁西华的双眼泛起了一点迷雾。

过了横滨,在往西南,就是大名鼎鼎的相模湾,这里是日本著名的温泉地和海滨浴场。

朝霞已经过去,万里晴空之下是一片碧波的大海,那泛起银鳞的光彩是此刻车窗边最为耀眼的风景。

远离了东京市,悬在头顶上的乌云离众人远去,所有人都显得开心起来,反而此刻眼窝之中隐含泪光的鲁西华平静异常,和周围相谈甚欢的诸人显得格格不入,立刻引起了樱井泉的注意。

“看到相模湾就哭了,难道你是湘南人还是这里是你的初恋之地”樱井泉不遗余力地想要打击鲁西华。

“算是吧想到一些过去的事情,有点走神了。”鲁西华没有回避,侧面承认了一点事实。

樱井泉用手轻轻地遮掩着自己粉红的唇彩,那样子要多夸张有多夸张,说道,“真的是一段关于青春的回忆啊”

最新小说: 符界之主 是江还是湖 血染侠衣 地煞七十二变 炮灰女修仙记 幽冥真仙 仗剑皇子闯天涯 一个人的道门 执法堂的大师兄 鬼谷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