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迈入四月,天气逐渐变暖,为了加快产值计划,完成工程总公司半年度、年度产值目标,从三月中旬开始,汉武本地的工班,都开启了百日大干动员会。
天路铁路地处偏远,天气变化多端,加上三月份温度较低,不适合大干。
在工程总公司相关领导讨论下,决定给天路铁路二标施工指挥部,推迟一个月大干的指示。
眼看一个月马上过去,施工指挥部和工班,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从现场征拆进地,到物质储备,再到施工队的进场,每一步都在提前准备。
桩基施工队伍,去年的时候便有三家,近期又进了两家,总共五家桩基施工队伍。
承台墩身队伍不多,一共才三家,其中便有李逸风的这家队伍。
当秦舒淮找到黄可臣,给他介绍施工队伍时,秦舒淮刚说出李长乐三个字,黄可臣便满口答应了。
突然插入一只施工队伍,黄可臣需要顶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工班的工程量就这么多,此前已经分配完毕。
半途中插入一只队伍,难免要分食其他队伍的蛋糕,这些队伍黄可臣到不怕,主要是忌惮队伍背后的人物,其中的关系,千差万别,太过复杂。
作为半军事化管理的铁路系统,没有一丝底子,想在这个系统内接工程,基本上不可能。
绝大部分施工队,都是走的上层关系,甚至很多施工队伍,完全就是上级领导的亲戚。
即便这样,黄可臣还是从中撕开了一条口子,让李逸风的队伍进场,负责秦舒淮分管的二工区承台、墩身施工。
孟云和孔波在格尔木待了不到一个星期,便走了,留下带班的林强和张军二人,一人带了十五人过来,如果需要,孟云和孔波,还会往这边调人。
应李逸风要求,孟云和孔波此次带来的工人,都是不到三十的年轻人,除了考虑到高原反应对年长者影响大之外,还考虑到他们未来的发展,接受实物的能力。
秦舒淮要做的,是锻炼一批能干的工人,年纪太大,不说接受能力不佳,就连体力也跟不上,不适合培养。
除了留下三十多人外,孟云和孔波,分别弄来一台挖掘机和一些工地必备的工具,同时给林强和张军配备了一辆二手车。
至于驻地,只能在离工地不远处的地方,安扎帐篷。
开工前,秦舒淮专门将林强和张军所有人叫到一起,在简陋的帐篷里,开了一个小会。
“大家随便坐,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秦舒淮,是工班的技术主管,分管二工区,也就是你们要干的这一区段。”秦舒淮望着一双双淳朴的眼神,咳嗽一声开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