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奋力一跃,明显感觉到跳的比以前高了!
“29.5英寸,布鲁斯-李。”
工作人员给出了数据,李良的原地垂直弹跳提高了4.5英寸!也就是提升了正好10厘米。
这个数据总体来说还是处于中下游水平,已经接近中游了。
接下来的底线折返跑、3/4场冲刺,李良都顺利完成。
顶尖达不到,但中等完全可以,起码不是垫底。
尤其是在横向移动,也就是螃蟹步的测试中,李良的成绩相当不错。
这很正常,他的横向移动步伐是经过多次加成的,比一些大二的新秀快速扎实。
上午的体测进行了一个小时,试训人员将所有的数据集中汇总,给现场的每一位球探、经理和记者都发了一份。
球探们坐在看台上,拿着数据报告扫看了起来。
总体来说这群新秀没有身体天赋特别惊人的。
毕竟,特别惊人的,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基本上都是中规中矩,李良在其中不算显眼,但也不扎眼。
不属于眼珠子一瞥,就知道这货完全没希望的那种。
部分球探甚至对他多关注了几眼。
现在球探都在搞大数据,将球员的各种数据分类整合,希望能通过数据对球员进行更为精准的判断和筛选。
像李良这样的体测数据,虽然看起来略显平庸,却有点符合部分球探数据模型中的“可靠防守型角色球员”样本。
这本来就是李良做任务所追求的,数据体现出来的自然也是如此。
此时,马克斯手里也拿到了球员们的体测数据,对于李良这个关系户他稍加注意了一下。
“这小子感觉还可以,倒不像是完全来凑热闹的。就是不知道,进攻水平怎么样。”
马克斯本以为李良就是凭关系过来走个过场,拍几张照片凑个热闹,给自己加点身价。
然后他回国,争取打球机会的时候,简历中除了“NCAA总冠军成员”外,还可以加一个“在NBA球队试训”,只是最终落选而已。
现在从体测来看,这个布鲁斯-李倒是有打美国职业联赛的身体基础。
体测结束以后,球员们开始在试训师的带领下,进行持球基本功测试。
所有人被分成了四组,每组七个人,在半场试训师的引导下进行低对抗的控球、运球、过人、上篮和投篮的练习。
同样是个比较简单的测试,五个试训师站在半场,充当防守人。
然后球员拿球,从中场起步,运球绕过外线三个试训师。
然后在内线两个试训师的干扰下,选择上篮或者投篮。
试训师会一边做低强度干扰,一边指挥球员做技术动作,考验的就是基本功。
这个项目李良也不怕,因为他的控运球基本功并不差。
基本的运球、过人、转身,胯下,还有传球,他都能顺利完成。
四年在肯塔基大学的刻苦训练可不是白费的。
但在系统中他的【传控能力】和【进攻能力】分值都很低。
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办法在高强度高对抗的情况下完成这些动作。
别说以NBA的对抗标准了,哪怕是NCAA的对抗标准,李良都是不合格的。
没办法,天赋摆在那儿,肌肉的反应速度、爆发力和灵敏度都不行,对抗一强技术就失灵。
很多在NBA赛场上球都运不稳,空位投不中的球员,如果降一两个对抗级别,到低级别联赛去打球,各个都是能突会投还能传球的多面手。
相反,一些在NCAA风生水起,技术全面的新星,到了NBA却百无一用。
当年被称为“伯德第二”的亚当-莫里森就是代表,当然他主要是受到糖尿病影响。
现在进行低强度试训,试训师都是意思意思,李良当然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