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重振北疆 > 第155章 粮食收获超预期

第155章 粮食收获超预期(2 / 3)

排在前两位的是安邑和临汾,大县夏阳由于部分壮劳力被董白征召前往井陉参与作战,产量屈居第三,但也征收了近三万石。

遭遇兵祸较多的绛邑县产量最低,不足一万石。但该县刚满一千户人,粟田也不过接近七万亩,在柳孚带领下取得这个成绩可以说是很不错了。

童远和卫觊、裴辑商量了一番,计划拨出六万石,分别送给呼厨泉、韩暹和弘农的张济,作为谢礼。

其他粮食就收到夏阳、安邑、皮氏和平阳的仓库中,估计冬季和明年春天要派上大用途的。

童远也考虑了给全部小农免税的事情,正好他新任并州刺史,给家资在百亩以内的小农全部免税。夏阳那边参与作战的,不仅免税,还给予钱财奖励。

裴辑感觉这样安排,他们这些大士族在商业规模大、工矿有减免,可能,可是那些经营土地的豪强、大户可能会略有不满。

童远听取意见,改对百亩以下者,明年征一半税,也就是二十税一。

卫觊、裴辑认为这样甚好,不仅能体现恩德,而且保护了部分小农稳定,避免他们成为流民或佃户。

大汉三十税一,已经成为遥远的虚幻,估计这天下,除了荆州一些地方以外,绝无其他保持这个税率。

其实,裴家所担心的倒不是小农是否破产,而是怕自家的部曲、佃户看到好处,反对他们这些大地主。生怕发生大规模逃亡与反抗。

童远经历过后世的积淀多,多少少知道地主最在意自家的田产。所以,他也不急于给百亩一下的小农实现免税,免得河东士族跟他翻脸。

卫觊却从童远屯田、减税的一系列行动中感悟了什么。他倒是比较佩服童远,一个豪强地主出身的少年,竟然有这等爱民的胸襟,他自己越发想看看他能够走出一条怎样的道路了。

在河东等地秋收完成以后,童远又安排建设常平仓,稍微低价收粮,以备明年青黄不接之时,好平价贩卖,救济百姓。

卫家、裴家学术成就,并非屯粮盘剥小农支持家业,所以对此举比较支持。

毕竟,百姓安居乐业,他们的各类货物,才更好卖些。

童远又把成立四海商帮的事情与河东士族商议,这已经是第二次正式讨论此事。他告知他们的版本,当然没有将收集情报的那一面。

河东士族对四海商帮非常支持,而且愿意派人加入。童远也不多要,就是计划在安邑建立商站。

商站的建设和运行资金由河东士族来出,计划安排五十人作为河东总会的人员,人员由童远、张录这边来找。帮主暂时空着,总会会长计划由张录担任。

其他地方的分会,初始资金由河东士族出资一半,剩下的一半和日后运行,由当地江湖人士、士族商旅出资。

四海商帮建设的宗旨是“为商队提供便利,保护百姓财富”。商帮不论本部、分部,一律不得参与政事,商帮对各地诸侯、士族、豪强、大族都保持中立。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