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越想越觉得有可能,难怪,她就觉得奇怪,明明其父外放,其兄跟着父亲在外地书院求学,俩人基本都是两三个月来一封信,如今两年都没有音信,就算感情不深,也不至于连表面功夫也不做吧。
所以,她要准备写一封信过去了。
功利点想,这时候的她不像初入宁寿宫时,不想与原身亲人扯上关系。现如今,她意识到有个亲人朋友到底有多重要,有个能依靠的后盾有多重要,至少,能有信件往来交流也是好的,让她也不至于觉得如此孤苦伶仃。
即使,那是原身的亲人,而不是她的。
要知道,因着上白旗的出身,她才能在一开始成为二等宫女。就算她不稀罕包衣的身份,也必须承认,她借着这个身份得到了一些福利。
元夕摸到纸笔的时候,突然心中一凉,她什么时候开始学会算计了利用原身的亲情进行算计
到底,元夕还是写好了那封信。只是过年,既没人愿意去外地,也遇到大雪封路,不便出行。
曾经挖空心思做点心,想法子来解决中西方饮食差异,让宫廷之中能更接受西式点心;曾经学着穿针绣花,如今连内裤都是自己缝制这许许多多的改变,都没让她觉得自己融入这一时代,那些变化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可这封信却让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她再也回不去了。
她会在这个时代长久地活下去,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再无波澜。
为了弥补缺少亲朋好友而带来的孤寂,她用记忆里原身的口吻给父亲和兄长写了信,那一刻,她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恶心。她变得开始不像自己了。
过年太子和太子妃、大格格都进宫过节去了,太子没时间进后院,后院也安宁了许多。前院也因为过年,有些外聘的宫外人回去过年,前院人少了,争斗也更少了。
朱砂姑姑是内务府出身,但年纪稍长,颇有些分量,也被许了假,过年几日能回家,偶尔挑两日回茶水房看看,别出了篓子即可。
流苏也安静了许多,可能是因为年节高兴,而且也几乎不用当值,毕竟前院的正经主子每日回来天都黑了,每人当值时奉上一杯茶就成,上班轻松,就没了嚼舌根的心思。
虽然元夕学了泡茶,但毕竟只有一个月,朱砂姑姑委婉地表示她还需要再练练才能给太子爷奉茶。流苏在一边偷笑,殊不知元夕也表示很庆幸。
到底是做美食博主的,她的舌头很叼,一尝就知道自己的泡茶技艺比之流苏尚且都有差距,更别提朱砂姑姑。这样的茶送上去,她怕自己命都没了。
幸好茶水房旁的不多,茶叶最多,多得是好茶让她练手艺。泡好的茶也不会浪费,分给周围的小太监们喝,元夕胆战心惊,朱砂姑姑只道是常事。当时她笑道“这样的事常有发生,我们在内务府时,那些小太监们都是喝了水饱的。那时我们练手的茶叶还一般,这会儿倒都是好茶,便宜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