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姜国科举考试的最新情报,郑王忍不住又掀了一张桌子。
“凭什么姜国紧紧是都邑的初试就有三千人它姜国哪来的那么多读书人。”
“这里面有一半,都不是姜国人。”近侍小心回答。但他没敢说的是,这一半人,全是从郑国跑去姜国的。
自从姜蓁弄出了竹纸,印刷了书籍,大批的文人就开始向姜国都邑迁移。
郑国曾经繁盛的私学,如今已经空了八成,这群老师全都带着学生跑姜国去了。
但这些事
情,近侍不说,郑王心里也有数,因为他是亲眼看着郑国私学衰败的人。
上次郑王科举选才,都邑就百来个人参加,而姜蓁那边却有三千人,这三千人,在郑王看来,原本有一半是该属于他的。
想到这个,郑王忽然疑神疑鬼的说道“你们说,姜王是不是用了邪法,吸取了我郑国的气运”
近侍表情凝重,“不无可能啊王上。”
郑王哼一声,说道“召奉常,准备三牲,我要去祭祀祖先”
郑王在郑国暗戳戳的搞他的歪门邪道,姜国的科举进行得正热闹。
虽然姜国是第一次举办这种大型考试,但有直播间的成熟经验,都邑的这次考试十分成功。
为了阅卷方便,姜蓁出的题目,全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考官们等加班忙活了不到十天,都邑这边的三千份卷子,就批阅完毕。
“按照王上的标准,有八百人可被录取。”秋月把录取人员的名单递交给姜蓁。
姜蓁的表情不算欢喜,“光是都邑就有这么多”
我开始提前替偏远小县的学生们担心了。万一没争过都邑的人怎么办。
偏远小县的人才没长成,大不了就再养几年,总有能用的一天。不能因为照顾他们,就失去了公平。
要是到时候录取的都是都邑的学子,说不定就会有人跳出来,建议阿蓁直接在都邑挑人,不用大费周章的去民间捞人。
咱们怕这个谁敢乱叫,直接把他拍傻
等姜蓁翻开秋月递过来的名录,整个人都惊住了,“这录取的八百人里,姜国人连一百都不到郑国独占四百人”
“郑国学子的实力强劲。”秋月感慨道“这批人都出身良好,从小就被名师教导,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背诗经,能骑马的时候,就会练骑射优势占尽。”
因为最后要去大学深造,参考都是年轻人,稍微年纪大点的,都没好意思参加,否则那群老师出场,姜国人的录取比例还会被拉得更低。
姜国的人才还没多到能挑剔的地步,姜蓁无奈的说道“你就按照这个名单公布吧。”
郑国的文化人可真多。这波确实得感谢郑王了。
姜国以前的底子太差,郑国以前的底子太好。等再过两三年,姜国才能赶超。
话说郑国都邑当初参考的人才一百上下,咱们这边录取都录取了四百个,郑王知道了,他不得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