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完全没往“提亲”上头想,被杨佑维提醒,猛然震动“哦提亲”
这些日子杨佑维跟杨仪感情日渐增进,便悄悄说“方才林院首还说是好事,可见有几分意思了如果是哪一位大人家里看上了三妹妹,能够请动两位登门,自然也说得通了。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的。”
杨仪心生狐疑,杨佑维笑道“罢了,倒也不用只管没头苍蝇似的猜测,横竖很快就知道了。”
说着两个人分开,杨佑维自回大房,杨仪则回自己院中。
她回到院内,才换了衣衫,洗了手脸,外头一个丫鬟来报“大小姐,门上有位鸿胪寺韩主簿家的姑娘来拜会,说是您的旧时相识。”说着递上一份帖子。
杨仪疑惑“鸿胪寺韩主簿”她可不记得跟这位大人有过来往,何况“旧识”。
小连奔过去把帖子拿过来,杨仪打开一看,立刻道“快请进来”
那小丫头赶忙去了,杨仪则望着手中的帖子,上头写的是鸿胪之女韩玉谨拜杨仪先生。
这份拜帖,看着不伦不类,用词也有些古怪,若是在别人看来,只会觉着写帖子的人有点奇怪。
比如鸿胪寺为何竟只说“鸿胪”,杨仪后面为何还有“先生”。
但细想也没什么大错,毕竟省略一字,也无伤大雅,而添了“先生”,则是因为杨仪是个大夫,也说得通。
可是在杨仪看来,这帖子却另有深意。
尤其是那个名字韩玉。
她等不及,自己出了门在门口站住,来回踱步,竟有些紧张。
不多时,门外人影闪烁,杨府的丫鬟陪着两个人走了进来,杨仪一看为首那人,脸上的笑再也忍不住,知道自己果真是没有猜错
原来今日来的人,不是什么鸿胪寺主簿家的韩玉小姐,而是狄小玉。
两个人见了,杨仪情不自禁下了台阶迎了上去,狄小玉则快走几步,一把攥住了她的手。
久别重逢,两人的喜悦都无法掩饰,门口那丫鬟见状便退了出去,小甘小连看是这个情形,便忙去奉茶。
四目相对,杨仪小声道“我听说大小姐来了京里,只是缘悭一面,最近又听闻特使要回南,还以为见不着了。”
狄小玉哼道“他总说我会生事,当然不想我来见你,可明儿就走了,我千里迢迢来了,怎能真的不见一次就走”
杨仪笑着拉她进了屋内“怎么说是鸿胪寺府里的小姐呢”
狄小玉挤挤眼睛“鸿胪传信嘛,我自然要捏造个合适的身份。”
杨仪却没有问“韩玉”是何意思。
因她从第一眼看见这个名字就猜到了几分。
狄小玉当然不能自报家门,所以捏造了姓氏,但她之所以用“韩”,当然是因为韩青。
她也料到杨仪必定会猜出来,故意为之罢了。
此刻,狄小玉在屋内打量了会儿,说道“可知我早想跟你碰面,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跟你说都要憋死了”
杨仪却关心她是怎么不辞辛苦千里而来京内的,便道“慢慢说不着急。”
狄小玉却乌溜溜地细看她脸上“虽比之前气色见佳,可怎么还是这么瘦既然回到了这里,也没仔细调养调养”
杨仪笑道“自来这样,哪里是说调养就养起来的。”
“这可不是常法儿,”狄小玉摇头“如今都将是要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