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定睛“父皇,薛放身上穿的是宣王府卫军服色,想必是跟着宣王兄进宫来的吧。”
“是么”皇帝哼了声,显然不以为然。
只是刚要开口,皇帝瞄了眼旁边的杨仪。
却见她脸色煞白,眼神惊慌。
皇帝暗叹了声,无可奈何地道“兴许吧。”
这会儿魏公公着急返回来,擦了擦额头的汗。
皇帝瞟了眼魏明“看你慌里慌张的,多大点儿事,就弄得这个模样,这么稳不住还怎么跟在朕身旁”
魏明被他斥责,愣住。
以公公对皇帝的了解,这几句话似乎有点不对头。
怎么听着,有点儿指桑骂槐的意思。
目光转动,突然看见一边失魂落魄的杨仪。
魏明福至心灵“皇上说的是,奴婢是有点沉不住气,明知道皇上仁慈宽厚,还只管自己把自己急坏了呢让端王殿下跟杨侍医见笑了。”
杨仪听见皇帝那模棱两可的“兴许吧”,正发愣。
又听皇帝训斥魏明,完全没意识到皇帝是在旁敲侧击,敲山震虎。
甚至于魏公公特意在最后一句把她跟端王搭上简直要提起她的耳朵叫她细听了,她也没察觉别的。
杨仪只在心里想“连魏公公都这样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啊。”
一时越发恨不得赶紧离了这宫内。
皇帝看杨仪心不在焉,脸色微沉。
魏明看的分明,心知不妙,忽地看见杨仪抱着的书,便道“杨侍医,你怎么把皇上赐给你看的书带出来了”
幸亏有了这句话,也提醒了杨仪,她忙道“原本想转回给公公的,只是公公不在殿内,怕给别人有个万一,又不敢随意搁置,便带了出来了,并非有意拿走。”
皇帝听了这话,总算露出几分和悦之色。
魏公公笑道“亏得杨侍医心细,这三本书,也是皇上格外珍藏钟爱的,除了杨侍医,别人可都没福气瞧过。”
杨仪倒是真心实意感激“多谢皇上隆恩,只是不知这三本书,原本从何而来”
皇帝问道“你为何这般问”
杨仪犹豫了会儿“臣昨夜无意中,从玉函方的后面,看到有几行字,似乎落款是济翁。”
皇帝眼底的笑意一闪而过“你果然竟看见了。”
杨仪抬头“皇上,这真是洛济翁的手迹”
皇帝淡淡道“若非如此,为什么半夜叫人送这书给你解闷呢。”
杨仪原先只是揣测,如今才算确信“这竟真是我外祖父的手迹,可不知为何竟被皇上珍藏”
“你的外祖父,自然非泛泛之辈,朕珍藏又何足为奇”
杨仪本想问皇帝是否认识、或者见过自己的外公,但又太过冒昧。
只得口称“是”,恋恋不舍地把书递出去。
皇帝说道“怎么了”
杨仪道“皇上借臣翻阅的,自然该还给皇上。”
皇帝笑道“你都看完了”
“只看了玉函方。”
“没看完,就不用着急还,朕说过让你慢慢看。”
杨仪怔忪。
魏明道“杨侍医,你瞧皇上,对你何等宽恩厚爱。”
杨仪倒有些惴惴的,心想刚才因为两个太监背地嚼舌,自己的那番话皇帝该明白吧可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呢
难道真的只是“知遇之恩,赏识之情”
她悄悄地抬眸看向皇帝,却见皇帝正也睨着她。
不期而然目光相对,杨仪赶忙又低头,皇帝笑道“你的胆子明明不大,可偏偏有时候干出来的事,令人瞠目结舌,最胆大的男人都不如你。”
杨仪讪讪地,还好她能听出皇帝这句话里并无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