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己还努力什么啊连太子兄长都逃不过
成蟜第一次在心中种下了“开摆”的种子。
朱襄不知道他那叛逆外甥已经又在心里记了他很多笔账。
他记崽崽黑历史日记,崽崽记仇,这很合理。
转眼间五月又到。
去年这时广陵城周围的农人流着泪把快要丰收的水稻割掉,带着家人东逃西窜,惶惶不安。
今年广陵城又遇到风调雨顺,水稻丰收。
农人站在田埂上,看着比去年更广袤的水稻田,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陈启仍旧是广陵县令。
秦王来了诏令,他已经转正了。
他站在朱襄身边,看着农人布满沟壑的深褐色脸上涕泗横流,很丑,又很令人动容。
陈启哽咽道“又丰收了。”
朱襄却很冷静“现在还不一定丰收,得看老天赏不赏脸。如果在水稻收获的时候来一场大雨,水稻就会烂在地里。”
即使在现代,有了诸多科技加成,种地仍旧是靠老天爷赏饭吃的活。
如果水稻小麦灌浆的时候遭遇连绵大雨,很可能就面临绝收。
只是现代有更好的赈灾机制,也能更迅速地抢收已经成熟的粮食,还能将被雨淋湿的粮食及时送去烘干,所以不会爆发粮食危机。
但这只是对于整个国家大层面上而言,一时的风不调雨不顺不会对粮食丰收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对于一家一户而言,绝收就是绝收,损失就是损失,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战国时,就算辛苦了一整个粮食生长季节,已经看到了水稻田变成金色的海洋,但就那么一两日不合时宜的雨,就能摧毁一切。
陈启被朱襄这几句话吓得眼泪都不敢掉了。
他看看天空,忐忑不安道“要不要祭天,求求老天开开眼”
朱襄冷漠道“如果老天能开眼,乱世就不会到来。与其指望老天垂怜,不如做好准备。我已经命人抓紧打造新的收割工具,建造好了粮仓。你领人起窑,若收割时下雨就用来烘粮食,之后可以用来烧砖。”
陈启道“柴火可能不够。”
朱襄沉思了许久,道“秸秆可以用来烧火。缺的部分,李牧会从南方运来树木。”
南越山中有很多树,只要李牧稍稍给一点粮食布帛,百越部落就会指挥他们的奴隶砍树卖钱。
百越树砍多了会加剧水土流失,造成泥石流和河流堵塞。但朱襄只能照顾自己眼前的这一片地,其他地方的人,他只能说对不住了。
给百越造成的烂摊子,就留给后世人去补救吧。现在百越人少,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朱襄现在越来越“洒脱”了。
陈启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不安“真的不祭拜老天”
朱襄看着陈启忐忑的神情,在心里叹了口气,道“祭天安民心,或许也有用。我不太了解祭祀的事,浮丘。”
“在。”浮丘恭敬应道。
“你与陈县令商量一下如何祭天,简单一些。现在广陵什么都缺,心诚即可,我想天神应该不会在意一些虚礼。”朱襄道,“你们决定好后,我亲自祭天。”
浮丘立刻激动道“学生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