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几千年未断绝,已经摸索出一套完善自耕农、小手工业者体系,与自上而下垂直官吏体系相结合。
从经济上来说,就算西方刚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因为人口众多,技艺传承完善,手工业品的竞争力相当高。而我们自身的自给自足体系也十分稳固,所以在封建帝国末期,也能一直保持顺差。
清朝说自己地大物博,不需要外国,不是自吹自擂,而是事实。这样的事实,让华夏内部很难走向西方那样的改革。因为一旦进行工业化改革,就会使大量小手工业者和自耕农失业。
外国人口少,英国几千万的破产农民能被血汗工厂吸收,但华夏当积攒到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这片广阔的土地至少有了上亿人,又有农民起义的传统。
若华夏统治者这么做,就是革自己的命。所以封建统治者即使看到了大势,也会狠狠压制大势。
在百年耻辱的时候,华夏不变则亡,先贤摸索了很多条道路。不同的先贤几乎将所有能走的道路都走了一遍,最后发现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条路萌生自周时的礼乐文化,成长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在汉承秦制中逐步完善,自唐宋元明清后成为融为华夏人骨血灵魂。
是为大同。
那是华夏文明从始至终唯一的路,一直在走的路。”
“朱襄,你发什么呆”子楚问道。
朱襄道“我在想,现在就拔高战争科技,会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子楚疑惑“什么”
朱襄道“没什么。”
反正皇帝一定会消失,所以也无所谓了。
华夏人民都很务实,连神灵不管用都会把庙拆了。当不需要皇帝的时候,怎么可能还让一个人干坐在上面吃白饭。
挂电线杆的资本家还要干活呢
朱襄一直以来的抵触,只是因为懦弱。因为战争科技发展,会有许多人丧命。即使他知道就算不发展战争科技,用冷兵器打仗照样会死很多人。但那不是因为自己,所以朱襄不用愧疚。
再者,朱襄也担心现在若战争科技发展,思想若是不配套,会不会造成华夏文明土崩瓦解
但政儿已经发现了这件事,朱襄就没有了退路。
何况这些年他也发现了,他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他的知识储备,根本不足以让他拔高秦国的军工科技树,顶多建立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的基础。
朱襄想到这,有些汗颜。
仔细想想也是,他又不是搞军工的,甚至不是搞基础科学的,唯一的本事就是种田。突然变身成多学科科学家什么的,他若是能做到,就不是青年教授,而是青年院士了。
朱襄原来我是废物,那没事了。秦国人随意
“政儿说得对。”朱襄道,“科学技术爆发的时候,向来都是战争频发的时候。物理用于制造攻防机械,化学用于研制更好的炸药,生物学脱胎于战场上的医学研究,数学最大的用处本来就是用于计算炮弹和弩箭射程。”
朱襄顿了顿,道“就像是我们用铁刀,敌人用木剑。”
子楚听朱襄说了这么一大堆,震惊不已,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呆愣了许久,才结结巴巴道“政儿、政儿没说这么多,你没必要”
朱襄打断道“既然已经被你们发现了,那我也就不藏了。”
他洒脱地笑道“建立科学院,研究战争科技,辅助研究民生科技,既能奠定科学基础,还能早日结束战争,很好。”
子楚按住朱襄的肩膀,道“你等一等,你说的话,我越来越听不懂。”
朱襄道“听不懂没什么关系,知道我赞同政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