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吗打了那么多年仗,亏得现在终于太平了。听说我们这上头的皇上跟我们一样,也是平头百姓出身,早些年也是吃不饱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因此最是懂我们的苦。这一年的赋税也是定得很低。只要收成好,明年咱们都不怕饿肚子。”
老伯也能感受到太子的欢喜,难得碰上一个愿意跟他们唠嗑的人,可不得好好跟他们说说。
“鱼,鱼,田里有鱼,好多好多的鱼。”太子往稻田里凑,想看得更清楚些,那头朱至和朱雄英也在田梗乱窜,也想看比他们还高的稻禾之下都有什么东西,没想到竟然真让他们有所发现。
朱至上辈子听说过稻田养鱼,其实并未亲眼见到过,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在大明见着了。
上面是稻谷,下面养了鱼。这眼看稻谷将要收成了,这田里的鱼也肥大得可以收网了啊
太子听到两人的声音,
立刻走了过来,果然看到这稻田之下有一条条的鱼沟,里头的鱼游来游去,偶尔有那蹦起来的也能蹦回去。
太子上下转了一圈,一旁原本和太子聊天的老伯瞧着太子对这鱼田很是好奇,已然先一步开口道“这是齐老五家的田,他们家今年想出这么一个又种田又养鱼的法子。
“一开始大家伙都笑话他们,没想到竟然真让他们做成了。看看这稻谷,不比谁家的差,田里的鱼要是都收上来,他们家这一年可富裕了。”
言语中的羡慕自不必说,谁人不想过好日子呢
不过是过不了,没办法罢了
太子点了点头,“鱼可养田,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他们家能想出这样的法子着实不易。”
“听说这往南边啊有人就是用的这样的法子,齐老五就是从别人处学回来的。”老伯消息挺灵通的,对这些事颇是了解,说起来时虽有羡慕,不过这神色间并无妒忌。
太子本以为这些年自己算是见多识广了,闻此面上露出惊叹之色,也更清楚意识到,他懂得太少。
“那,他能教人吗”朱至瞬间捕捉到了商机和富民的法子,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啦啦的响
她那么一问,太子第一时间盯着老伯,满脸希冀
“这,这我怎么会知道。不过这可是富家富门的主意,等闲人谁乐意教人。都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老伯感叹着,将心比心,要是换成了他,他也是断然不可能答应这事的
不承想朱至挥手道“那可不一定。独家的买卖虽说吃香,要是能够带动整个村庄,甚至方圆数百里都富起来,那可是既得利也得名。”
太子已然转头瞅了朱至,那言外之意无非要问,某个当女儿的人记得自己是谁吗这番话说出口,她是了解啥了
朱至已然捉住太子道“爹,想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只种一亩三分地终是只能保证他们不饿死。须得发展副业。”
对啊,副业什么的,既是在保证不会饿死,又有可能因此带动一方经济。日子才能真正过好
太子吐一口气道“你知不知道你爷爷一向不喜欢商人。”
“难道不是因为商人擅长盈利,而爷爷手里没有这方面的人钱,抢不过人,谁心里能高兴了”朱至对朱元璋仇富之心很能理解,但是各行各业都有存在的意义,朱元璋能把一行灭了
真要是灭得了也就算了,商人这一类,只要人还活着,就免不得有交易,就一定会有商人。
“爹,您要是实在信不过,找一个人教教我。钱嘛,省是省不出来的,须得开源才是王道。就这稻田养鱼的法子,您找个人帮忙,我想办法让咱们东宫开支自足。”朱至就不信了,深知大明之穷的太子爷能放过生财有道。
但凡能挣着钱,不再伸手问人要钱,太子必然第一个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