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楼奉孝牌解酒药
等一下,谁能告诉我,楼上是不是歪楼歪得有点严重。
我们难道不是在“吵架”谁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吗
45楼一个路人
我猜各家粉丝都在努力敲字中呢。
46楼有瓜我在第一线
也就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还能在这里完全无所谓地看。
47楼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笑死,好真实。
63楼薯蓣排骨汤
我来了我来了,反正前面都提到戏志才了,让我提名一下这位。
戏志才的陪葬书信出土之后,史料完整了很多,尤其是陛下早年间在乐平的这一段。
后汉书没敢写,雍书又写得略,还是戏志才的遗物里清楚。
若干上呈汉灵帝文书的废弃手稿能代替陛下写上呈天子的文书,这个绝对是绝对信赖的臣子才能做的事情。尤其是其中一份请罪书,在对照了大汉府库记录之后发现,只有陛下为自己取字烨舒的部分是新加的。
若干记录乐平事项送交好友的信件陛下是一点都不担心戏志才在里面透露什么泄密的事情,完全默许了他的行为。他在日记中写,陛下只是偶尔过问,不是全部都要查阅。
至于送去给好友的为什么会在他这里,因为他写得太拉仇恨了,郭嘉表示自己要退订
一封陛下在出征凉州的时候给他寄的信说自己在凉州世家这里喝到了葡萄酒,滋味美得很,酒太少了,我先自己喝完了。天呐这么可爱的信哪里是在刺激留守老臣,明明就是跟很信任的下属在放松聊天。
而且戏志才的陪葬品里居然有好几个玉制酒器和葡萄酒,陛下塞的,葡萄美酒夜
光杯带入地下,真的是臣子的最好结局了。
难道,不值得,一个,提名,吗
64楼仲宣楼上坐
笔杆子王粲不服了
65楼那就挖王粲的墓
哈哈哈哈哈哈继上个帖子的事业粉晚年破防,现在还要加上头号笔杆子地位被抢。
66楼乐平月报小编
但是其实真要算起头号笔杆子,还得是昭姬吧。
这种文书的东西,基本上会写点什么东西陛下都是心里有数的,而且可能都专门给过交代,但是昭姬主持乐平月报和书籍印刷数十年,才是真正的文化之笔。
67楼江流淮序
对对对,陛下真的是舆论战的祖宗了。
虽然说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那种传谣言达成换将目的的情况,但是跟文化渗透这种舆论战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规模的。
老祖宗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扼住信息媒介的唇舌到底有多重要。
68楼琰琰其光
所以现在这方面还是我们更强。再次挺直腰杆
75楼昭昭
提名昭姬1
看看犯了陛下名字忌讳的几个人的待遇,就知道昭姬到底有多特殊了。
昭姬的名字是被改成了“文”,文臣都恨不得自己能从陛下这里得到一个“文”的谥号,结果陛下直接给她塞在名字里。
崔琰的名字被改成了崔直,希望他往后能够继续直言劝诫,虽然说也不算差,但是和那个文比起来真的是天差地别。
黄琬黄子琰的字被改成了黄子圭。名义上是说取了“琬圭无锋芒”之意,让他做事圆滑一点,实际上哈哈哈哈哈哈绝对是陛下取的子归的意思,而且确实没过几年,黄琬就告老还乡了。
这要不是陛下对昭姬的信赖倚重,我就去手抄一遍大雍历史。
76楼一个路人
看到最后一句笑死,楼上你有够狠的。
77楼阔乐不加冰
我不一样,我看到黄琬那里就要笑死了。
很难评,黄琬这家伙确实是太跳了,被陛下突然针对一手真是一点都不奇怪。
78楼
你们没看黄琬的族谱吗
他何止是和刘焉有亲戚关系,他也是江夏黄氏出身。
79楼昭昭
哪个江夏黄氏。
80楼
黄祖那个黄。
81楼霸王别姬
等一下,让我捋捋。
是担任过扬州豫章郡太守的那个黄祖
跟孙策孙坚之死都有直接关系的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