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楼楼主
我翻了翻记录,差不多是她说的这个意思吧。
守墓人姓钟,钟会钟繇的那个钟。
309楼舍予
310楼琰琰其光
311楼你大姐还是你大姐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312楼并州刺史
守墓人是钟会后嗣的意思是吧
313楼石家庄赵子龙
没有吧,钟会哪里有什么后嗣。
314楼琰琰其光
对啊,按照历史上记载,他没有夫人和子嗣,是养了兄长的两个孩子过继在自己膝下。
延昌之乱,钟会伙同晋阳王氏意图独立西州在外,扶立刘琦之孙为帝,兴复世家大业,结果被当时已经完全将权柄过渡在手的太宗雷厉风行地斩草除根,并以最快的速度改立曹叡之女曹淑坐镇西州。
钟会和其两位养子被杀,幸好他兄长早两年就病逝了,没看到这一幕。
晋阳王氏当年还和太祖陛下有过一番交情,结果还是因此事伤筋动骨,被株连了十多人。
315楼捧日之梦
钟会兄长钟毓的其余孩子还有太原王氏的一部分是被流放的。
其中太原王氏被
流放于南方。
那这么说的话,钟氏的有一支就是去了西藏
316楼琰琰其光
该死的史官,多写两个字能要你们命吗
就写一个余者流放各州
317楼
当然不能明写了。
晋阳王氏和颍川钟氏背后势力盘根错节,其中又多有太祖朝的旧臣。
太宗属于是一边杀一边暗地里放几个保住命脉,以免引发触底反弹。
到了执政后期才仗着权力马上交接,臣子又换了好几批,这才开始继续清算的。
就算清算过头了,还能以晚年昏聩作为理由。
这么看的话,流放西州的这一支大概率是太宗想要保下的钟氏人才。
318楼楼主
对,准确一点说,是钟繇的曾孙女,钟会的侄孙女钟盈和她的丈夫王浑。1
319楼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啊,是她呀。
320楼舍予
嘶
321楼不吃鸳鸯锅
有人给历史小白解释一下吗
322楼
钟盈原本是太祖陛下为太宗预备,想要往三省长官来推的女官之一,少年时期就有“聪慧弘雅,博览记籍”的美名,结果摊上了一个没眼力见的族叔祖,直接断送了前途。从早年间的“美容止,善啸咏”,变成了“为此案所牵累,流放于边陲”。1
323楼琰琰其光
当时的钟盈34岁,正是政治手段开始成熟的年纪。
结果遇到了猪队友
324楼不吃鸳鸯锅
后来呢后来呢
325楼楼主
按照钟氏留存下来的记载,延昌年间的这场动乱过后四年,太祖陛下从境外折返巡视青藏,吕将军随行,与钟盈又有一次会面。
也正是在此行中,时年已有接近九十高龄的吕将军病故而亡。
太祖为其修筑陵寝并为之送行后,与钟盈做出了一笔交易。
326楼楼主
吕将军不想葬于吕氏族地,要葬在此地永守边境。
但按照太祖的想法,一旦天下有变,就算是皇陵都能被人掘了,何况是将军的长眠之地。
她思考之后,决定延聘钟盈为吕将军的守灵人。
并要她往后数代都以此为任,在此期间守卫吕将军的安葬之地对外隐瞒的那种。
等到百年之后此地风物变幻,有无守灵之人都没有关系了,反正也没人会无聊到在这种地方去挖掘一个不知道具体在何处的墓地。
而作为交换,三代之后,钟盈后人如果有能力出挑的,就准允其出仕于当时的西州刺史麾下,重新走上仕途。
同时,她为钟盈那个“少而聪慧,有其母之风”的女儿选定了一个新的身份,让其可以
提前进入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