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认为,每面城墙,派出一千多的人马守城,基本足够了。何况,另外还有那么多的百姓,他们除了在战时的时候要及时为城头补充滚石檑木及夜香热汤之外,其实也可以参与守城的。那么多人,万众一心,刘显真的不相信会守不住杨氏县。
何况,在刘显特意派人在百姓当中宣传,为他们打气,告诉他们那些黑山黄巾军的残暴,他们为了活命,都必须要拼命。
反正,刘显认为杨氏县城内,要做的就是要调动起百姓拼死反抗的热血,让百姓们同仇忾就足够了。毕竟这也不是直接跟那些黄巾军面对面的撕杀。
但刘显也同时让文申派人留意那些地主土豪,虽然城破的话,他们也肯定难以避免会遭受到黄巾贼兵的烧杀掠夺,可难保会有一些人昏了头,会被黑山黄巾军收买,做出有损害杨氏县的事。
刘显在经过石门关这一战之后,非常直观的看到这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城堡,且城堡最容易被内部攻破的情况。因此,对于提防有奸细在内部搞事的情况,一定要有极高的警惕性。
可以说,刘显是特意的叮嘱交待,无论何时,都要提防城堡会被内部攻破的可能性。任何人对于警惕提防内部有所懈怠的话,都必须要遭受到严厉的处罚,尤其是负责镇守城门的人,一旦出了差错,他们基本上都是死路一条,直接斩首也是可以的。
刘显的这种警惕性,在后来真的获益良多,在多次守城战当中,都成功的挫败了敌人里应外合的阴谋,让敌方最终没法攻下城池。
柳林村的百姓,在梁济等人的安排下,也纷纷到了杨氏县,在杨氏县里暂时安置下来,再马上参与到守城的准备工作上去。
还值得一提的是,早前用马匹耕牛、农具这些跟附近的一些县城交换他们关押着的那些黄巾俘虏,以及早前刘显从曲阳城弄来的两千黄巾俘虏。这加起来,黄巾俘虏其实差不多有五千人了。
这些黄巾俘虏,已经有了一两千人被吸收进了罪军暗营。当然,这一两千人当中,也就只有约五百人经过了考察审查,这五百人,得要抽调了出来,让他们正式加入了罪军暗营,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正规化军事化的训练。当然,这个训练还没有完全训练好,可这五百人,基本上都是黄巾精锐,本身就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在经过短期的训练后,他们的整体战斗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可以说,他们已经脱离了乌合之众的定义。
余下来的一千多人,他们算是预备的罪军暗营的兵源,原本是打算让他们跟那些黄巾俘虏一起,暂时参加劳役,如果表现好,再把他们抽调出来,扔进罪军暗营进行正式的训练。
这一千多人,加上没有被正式作为预备兵源的三千来黄巾俘虏,这些也暂时都会被关押到杨氏县的官府大牢当中。必要的时候,那一千多预备黄巾俘虏兵源,也可以让他们参与战斗。
这些,也就是根据刘显制定的办法方案来从那些黄巾俘虏当中抽选出来的,给他们分级定义。
黄巾军的确声名狼籍,可其中大部份的黄巾士兵,的确都是随波逐流,并非人人都手比沾满无辜百姓的鲜血。
黄巾俘虏当中,刘显当时在曲阳挑选俘虏的时候,本身就是先有了一定粗略的挑选。
所以,这整体而言,真正穷凶极恶的黄巾俘虏也并不多,就算是有,也都是隐藏得较深的那种了。
刘显这是需要劳力,并且不能明着一下子发展出太多的私军,所以,才再特别的先挑选出五百人。
那些黄巾俘虏,被押送回到杨氏县到现在,其实一直都有人给他们进行洗脑式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自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如此,他们其实已经了有很大的改变,对黄巾军的这个身份,已经不再有什么的好感。他们大部份,都是希望通过劳力改造,然后进入罪军暗营,重获新生。
因此,刘显和黄忠所率,留在柳林村的人马,其实是两千五百人。
那两千人马,是真正的刘府商队护卫队,刘显当时带了上千的商队护卫前往幽州行商后,在这段时间,柳林村又另外招募了一千多人,并且对他们进行了训练。
刘显留了一些商队护卫在平原王府,但是现在柳林村刘府,依然还有上两千人马的商队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