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万人马,马上分作四部份,每部份分别为五千人马左右,这五千人马,他们负责协助官兵守城。
贼人还没有出现,所以他们还不用登上城墙,他们全由北海郡军司马郑庆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整编,按官兵的编制。
每五千人马,将会分作两班倒,每两千人马一起,轮流负责协助官兵守城,余下一千人马,就作为后备部队来使用。
这两万人马当中,其中大大数千人都是那些看家护院,他们自带了武器,官府方面,将仓库的武器全数调了出来又装备了数千人。约还有一万左右的人没有兵器的。但这也没关系,全城又怎么可能搜集不出一两万件刀枪来?
其实,这城内的百姓,在官府向他们征召的时候,他们都自己准备了武器。如某户人家,有适合应征的子弟,可却没有兵器,而另外的人家,家里却藏有刀或剑,这个时候,就可以先借来给适合应征的百姓子弟使用。
如此,兵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身上的防护盔甲这些就基本上是没有的。
到了半夜的时分,征召起来的两万人马,已经可以登城协防了。
此外,另外官府征集组织的后勤人马,这个人数自然就更多了,一共约有三、四万人,他们负责搬运一些搜集出来的守城物资上城头。余下的全城百姓,他们也没有闲着,刘显特意从官府的官员中选派了不少人,让他们不停的在百姓当中进行一些宣传。
宣传的主题,就是守城,保卫他们自己的家园。
那些官员又另外召集了不少读书人。让那些读书人按照这些意思,也不停的在百姓当中进行宣扬。号召城内的百姓不用害怕,不用担心,只需要听从官府的安排,人人出力,那么就一定可以守住北海城,一定可以打败来犯的黄巾贼军。
有了这些宣传宣扬,多少也可以感染到不少百姓,他们都自发的将家里的一些适合做守城物资的东西贡献了出来,搬到了城头上去作为守城物资所用。
在这个时代,其实百姓都是相当朴实的,一切都只需要官府引导得好了,那么他们就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那么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与此同时,刘显也特意交待过那些官府官员,让他们顺带的提一下刘府商队。他们到也机灵,顺带的也提到了刘显。
主要是向百姓宣扬说明,说明刘府商队的来历,以及刘府商队在其主人刘显的带领下,曾在巨鹿郡杨氏县击败了五万黄巾大军的事迹。然后再说明,这一次抗击来犯的泰山黄巾军,就是由刘显亲自出谋策划,亲自在郡守府坐镇指挥。有刘显亲自帮忙,带领刘府商队护卫队抗击黄巾军,那么北海一定能够守住。
这些经过口口相传,百姓就更加的安心了。刚刚在士人学者之间打响了一定才华名声的刘显,开始在一般百姓当中也有了一定的名声了。
另一边,孔融也没有闲着,他也连夜和北海城内的一些和他交好的士族权贵碰面,商议一起出资支持这一次抗击黄巾军的事。
他们都是家大业大,身家丰厚,如果让黄巾贼杀进城来,他们损失会最大,在这个时候,他们自然得要有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