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霸主 > 第四百一十三章 伏击之地

第四百一十三章 伏击之地(2 / 3)

从阳武县前往武陟县,这并非就只有一条官道,另外还有一些小路。官道是大路,适合大军行军,但肯定会绕一些远路。而一些小路的话,可以抄近路。

当然,刘显估计那些官兵如果要来攻袭自己的商队,肯定会走官道大路的。因为很明显,刘府商队那么多牛马车,肯定是走不了小路,必然会走官道大路。

派出张宁和周仓后,刘显再让黄舞蝶统率二千多的刘府商队护卫军。

商队记卫,会留下约五百人马留守商队营地,余下包括了周仓带来的五百左右的人马,加起来还有两千多些人马,这些人马,就将会是伏击那三、四千官兵的人马。

但是,这些人马还不能动,这过早的调离刘府商队,难免会落在别人的眼中。谁知道官兵方面有没有派有探子在暗中盯着刘府商队呢?商队营地离阳武县并不远,如果从营地一下子调走两千多人马,也肯定瞒不过阳武县的人。

所以,刘显只让黄舞蝶做好准备。

随后,刘显就亲自悄悄的离开商队营地沿着官道察看地型,要找一个适合伏击的地方。当然得带着王越以及黄舞蝶,王越是护卫,黄舞蝶则也要知道伏击的地方,如此,到时候才可以及时的带着人马进入伏击的地点。

大汉当初修建官道的时候,肯定是不会考虑哪里容易遭受埋伏的,只会考虑如何才可以更方便又安全的通行。所以,官道一般都不会穿过一些太过险要的山岭地带,除了没有办法,必须要通过的地方。

从阳武县在武陟县,除了沿着河岸一带的山岭较为险要,便是离开了河岸二十多里之内的地方,并没有太多险要的地型。

刘显沿着阳武县的官道往武陟县侦察,直到差不多有一半的路程,也就是走出了十多里之后,刘显才找到了一个勉强适合伏击的地方。

怎么说勉强适合呢?其实这里的地形相对较为开阔,恰好处于一个三叉路口。

是这样的,从武陟县过来,官道是沿着一道长坡底下经过,长坡约有一里长左左右。而这长坡底下的官道的另一侧,是一条小河,小河真的很小,主要的是小河河床较低,离官道约有三五米的高度。

再过去,就是这长坡的尽头,然后分别分为四个路口。沿官道直行,约百米左右,就是另一个断坡,官道沿着断坡右侧绕过。然后又有另一条小路从这断坡的左侧而过。此外,还有一条小路,和官道形成了一个十字,从远处的一片山林中出来,伸向黄河岸边的那片山岭。

这里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原来在这里估计还是一个小村子,在这四通八达的路旁,还有一些塴塌了的房屋残垣。

长坡在官道的右侧,而那断坡在官道的左侧,在长坡和断坡之间,是相隔约百米左右的空地,向两旁延伸。

但是无论是长坡或是断坡,其实都不高。

从阳武县一路过来,刘显觉得就只有这里最适合伏击了。如果再往前去寻找适合的伏击地点,那么就算是有更适合的伏击地形,但恐怕到时候自己的人马都没来得及进入伏击地形,扮作贼兵的官兵早就通过了。

除非提前埋伏。可提前埋伏也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了。

刘显觉得,伏击地点就设在这里了。

至于伏击的设想,刘显估计会是如此。

那三、四千官兵,他们应该也算是地方性质的官兵,战斗力可能会有,最多就跟巨鹿郡郭典的官府官兵差不多,有一定的战斗力,但绝对不会太强。

而在经过在山林中隐伏数天,他们肯定也会极为耐烦了,甚至是都有些疲倦了,数天的时间,也会消磨他们的战斗意志。

如此,他们如果向阳武县进军,打算袭击刘府商队的话,那么他们的领军将领,肯定会催促他们加快行军。从他们藏身的地方出来,到行军到这伏击地点,这已经行进了十多二十里,也差不多有一个时辰了吧?连续急行军一个时辰,这支军马,肯定也极为疲痨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