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才发现,左右两家邻居的铺子都没有开门。
虞小怜好奇,等赵二丫送信回来,一问才知,原来隔壁李掌柜此次居然踩着榜尾中举了,举家搬去京城,去武氏的娘家暂住去了,说是为日后的殿试做准备去了。
“我记得李掌柜的家不是在桃花村吗”
赵二丫道,“对呀,你四爷爷家买的房子,就是李掌柜爹娘的房子。”
虞小怜眼睛一下子瞪的老大,那李掌柜去考殿试,他爹娘老子卖房子,卖地跟去京城是怎么回事
就算中举后可以做官,那你儿子也不一定能做京官啊再说京城的房子多贵,买不起房子,一大家子也不能一直住人家武氏娘家吧
以前就听武氏说过,李掌柜的爹娘不好相与,总是剥削她的钱财,她又因为没有生育,对她公婆愧疚,所以一直忍让。
以前一大家子靠着武氏生活,尚且如此,这下李掌柜的中举了,想来李掌柜的爹娘恐怕会更过分吧
就算看在武氏她爹的份上,不能让李掌柜休武氏,以后肯定也会给李掌柜张罗妾室的吧
毕竟人家儿子抖起来了。
“那隔壁铺子”
“李掌柜已经把铺子卖给牙行了。”
虞小怜又问,“那盛老家的米粮铺子咋不开了呢”
赵二丫道,“现在粮食和盐铁,只有官铺才可以售卖,就你回来那天,下的通知。”
已经管控这么严了吗
看样子缺粮的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啊。
“我出去转转。”她得去打探一下,看看粮食到底什么价位了。
赵二丫点头,“我听说,现在买粮得拿户籍证明,去府衙开票,按人头买粮,不许多买。”
她只不过在家闷头灌装了几天洗发水什么的,外头居然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吗
买粮要粮票,那买肉呢不会也要肉票吧
走到市场的时候,看着冷清的肉摊,虞小怜觉得她肤浅了,粮食都不够吃,谁还有钱买肉啊
虞小怜去了官铺,官铺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盖着红戳的纸票票。
虞小怜上前,挑了一个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问话,“大娘,现在买粮还得用票啊”
“你是外地人吧外地人没有户籍,是买不到粮食的,你别排队了,排也白排。”
大娘好心提醒虞小怜,“让你家本地的亲戚来买吧,买之前得去府衙开个证明,一个人头能买三斤细粮,三斤粗粮,十天才能买一次。”
“大娘,现在粮食涨到多少钱了”
大娘叹气,愁眉苦脸的道,“细粮五十文一斤,粗粮三十文一斤。”
虞小怜哦了一声,洛城粮价还可以,听苏景辰说渤海城那边,细粮已经二百文一斤,粗粮也要一百五十文一斤。
相比渤海城,洛城粮价算是公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