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甩了一下帕子,狠狠的瞪了李明潭一眼,然后才拉着虞小怜去了她的屋子。
武氏和虞小怜一走,李明潭立刻开口责怪他母亲,“娘,你们平日里吵嘴还不算,今日有客人在,你怎么也不分分场合”
李老太刚气了武氏一顿,心情极好,听见她儿子数落她,顿时一番白眼说道,“不是以前的邻家孩子吗又不是你那些正经同僚,怕什么
而且,我瞅她和武氏嘀嘀咕咕的,像是在说我的坏话。”
李明潭无奈极了,“娘,虞小怜虽然不是我翰林院的同僚,但她也是正经的七品官啊,是能在皇上和傅阁老面前说上话的人,你这样不分场合的闹,让儿子多丢脸啊”
李老太扭身把小孙子扔给他亲娘,没好气的道,“你当了官了,开始嫌你娘丢脸了,是吧你别忘了,家里当初那么困难,一文钱掰成两瓣花,我和你爹,还有你的三个哥哥,是如何省吃俭用供你读书的,如今你出息人了,我们才跟你过几天好日子,你就开始嫌弃我了
我知道了,是不是武氏又和你说要分府别住的事了你丧了良心了,居然听她的话要把你爹妈和哥哥都撵出去”
李明潭面对他娘的不知悔改外加无理取闹,也爆发了,“你们供我读书不假,但自从我十六岁以后,就在没花过家里的钱了。”
他十六岁考上秀才,没多久便和武氏一见倾心,然后武氏不顾家里反对,低嫁到了他家,后来他岳丈心疼武氏和他过的太苦,给了他一大笔银子,他这才在洛城开了个小书肆,一边挣些小钱,一边读书。
“不说别的,就我那书肆每年挣的钱,有一大半都贴补你们了,说句不好听的,我花家里的钱,早就已经还清了,而且是数倍还的”
李老太没成想他这个从不忤逆她的儿子,今天居然咆哮式的和她大喊大叫,她也来了脾气,比李明潭更大声的道,“是,你是娶了个京城贵女,我们全家都跟你沾光了,要不要我这个当娘的,去给你老岳丈和媳妇磕头谢恩啊,好感谢他们对咱家的救济,要是没有他们我和你爹,还有你的哥哥们,说不定已经在大街上要饭了呢”
李明潭见和他娘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气的身上一哆嗦一哆嗦的,他的几个哥哥赶紧上前安抚他,并把老太太也拉到一边安抚。
“娘,都怪我们不好,要不是我们在老四这儿白吃白住的,老四媳妇也不会整日和老四闹,你也不用夹在中间为难。”李家老太搀着他娘的胳膊,就差痛哭流涕了,一脸的悲戚。
李大哥是后悔跟着李明潭来京城的,要是让他选择,他宁可就在桃花村种地,只不过家里没有分家,他说了不算,一切都得他娘做主。
到了京城以后,他发现他除了种地,什么也干不好,有心在京郊买上几亩地,建个草房,却发现京郊的地也贵的离谱,他四弟挣的俸禄只够维持他们一大家子生活的,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建房置地。
他四弟的丈人有心继续帮扶,他四弟却因为怕人说他是吃软饭的,死活不肯再花武家的钱。
自从他们一大家子,从武家出来开始租房子住的时候,他娘是一定要当家的,只不过只当了半年多,他娘就主动交权了,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弟每个月的俸禄去了交房租的,根本不够维持一大家子的开销的。
而那半年多,武氏不慌不急,高腰等着他娘交权,似乎是早就料到他娘打理不了这个家。
李大哥其实是有些同情武氏的,因为武氏接过去管家权没几个月,李明潭就发了年终恩俸,整整四十两银子,见家里有了大笔进项,李老太又厚着脸皮把管家权要了回去,并且用这笔钱给李明潭买了小妾惠娘。
武氏也是从那时候起,彻底和她这个婆婆撕破脸了,一直到李老太把家里的积蓄都败光,家里揭不开锅了,李老太又想旧技重施,只不过这光杆司令员武氏也不肯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