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林疏雨拒绝了圈内所有经纪公司的邀约要自己弄个工作室,这事儿知情的人都觉得女演员脑子有问题。即便她那么高,她在圈内也是新人。新人不老老实实找个大腿抱着要自己去闯天下,不闯的头破血流才奇怪呢,真以为柏林影后能让她无往不利,想太多
这个圈子的势力盘根错节,能称得上大项目的每年就那么几部,大型企划社才能给自家演员抢下大饼,小企划社只能分那些残羹剩饭。柏林影后是有牌面,那么年轻的柏林影后牌面就更大了,可柏林影后要是找不到一个好推手,让她进入商业市场,只在艺术片领域混,混到死,她的身价也上不去。
当演员是为了艺术屁出来打工是为了赚钱
彼时林常树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他最初也打电话劝过林疏雨,别把世道想得太简单,个人工作室绝对不行。远的不谈,就说下女要上映,那么大尺度的电影,如果女艺人背后没有团队控制舆论,那她就不是为艺术献身,而是想要一脱成名。这前后的声誉差距有多大,还用想吗
作为下女的导演,不论是出于对天赋者的爱护,还是出于对女演员的声誉如果出现瑕疵也会影响到电影的现实考虑,林常树都很关注这件事。
当时林疏雨不听劝,就死活要弄什么个人工作室,还讲执照已经下来,都在招聘团队了。林常树左思右想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最后没办法,给林疏雨推荐了朴元亮。
制作人打断故事的进展,“朴元亮是你推荐的你怎么会给她推荐朴元亮那人”不是说不好,但确实也没那么好。
“我知道你什么意思。”林常树当然懂,“这不是以前朴元亮帮过我一次,欠个人情,他在找工作,林疏雨又缺经纪人。朴元亮再怎么样也比她不知道从哪找来的新人要好吧哪个有来头的经纪人会去她那个工作室,不都在大企划社待着么。”
李正宰插话道,“就算如此,朴元亮也不太适合吧,不说坐过牢,好赌可不是什么好事。”
“好赌是个特别烦人的事。”这点林常树深有体会,“可他又烦不到林疏雨头上,倒霉的是我。”
继续讲述的故事自这里进入重点。林常树给林疏雨推荐了朴元亮,在推荐时,导演就跟女演员讲得很清楚,这人优点是很有手段,缺点就是好赌,不过他戒了,就看女演员信不信。
女演员无所谓信不信,她只问导演,您介意签个三方协议吗
“三方协议”制作人不解,“哪三方”
“我,朴元亮,和林疏雨,这三方。”林常树讲起来都想笑,哭笑不得的笑,“朴元亮在法律意义上是我的员工,我跟林疏雨签了一个咨询协议,咨询电影知识什么的,不重要。那份协议需要付出的合约金,就是朴元亮的工资,也就是说在法律意义上,朴元亮和林疏雨没有任何关系。”
同为演员的李正宰一下就抓住了关键点,“朴元亮就是个名义上的经纪人那谈合约的时候怎么办,他没资格签约啊。”
“这就是那姑娘精明的地方啊,林疏雨不会有任何麻烦。朴元亮没有任何资格代替她签署任何协议,他们之间根本没有金钱来往,那朴元亮好不好赌,关她什么事。朴元亮就是再好赌也影响不到她,双方理论上只是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大马路上的陌生人是个赌狗,跟林疏雨能有什么关系”
林常树讲起这个是又好气又好笑,“你们可别小看她,我就是前车之鉴。我也以为她就是个有天赋、运气也不错的小姑娘。结果小姑娘摆了我一道,人家本事大着呢。”
制作人看他那表情不像是生气,就很疑惑,“你怎么会答应签这种协议,朴元亮要是出事,你不就倒霉了吗”
“关我屁事,他能对我做什么,抢我钱啊,他只是在我公司挂名而已,我们其实也没有金钱来往。林疏雨办了一张卡,两家公司从卡里走账,朴元亮除了拿着那张卡是跟我有点关系,是公司的卡,别的也没牵扯。”
林常树确实不生气,没什么好气的,“朴元亮的名声你们也知道,早些年不管是坐牢还是好赌,这些对经纪人来说都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也就是时代变了,他那样的就找不到工作了。他也是第一次求到我头上,小半年了都,我一直没办法把人情还掉,没人要他。小公司开不起价格,大公司看不上,我也挺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