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屋是个待客的地方,正房东屋一张大床上面倒有被子,西屋摆个书桌,有书架但是架子上没有书,还有一张小榻,上头又没被卧。小厢房倒是有住的地方了,却是个通铺,也有被卧。
家具都半旧不新的,窗户倒是合得严实。
掌柜的还说,这里柴炭如果要添,就要再另加钱。
当着甘泽的面儿张仙姑不好说什么,还要招呼甘泽一起到前厅吃饭,甘泽道“不了,我得去回话呢。”
祝缨道“娘,你和爹先把东西搬到屋子里。我跟甘大哥说句话。”
张仙姑犹豫了一下,祝大还想留下来跟甘泽应酬,被张仙姑拽走了“你就别显摆啦能的你”
祝缨留下甘泽,问道“真不一块儿吃”甘泽道“你又不吃酒跟你吃没意思,你小孩子家,京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这里赁个房子也不便宜的。你要想岳家不嫌弃,也不能赁得差了。等你搬好了家,我们再给你暖宅去”
祝缨道“那我问你几个事儿。”
“你问。”
祝缨就问几个地方,比如郑熹、金良、甘泽等人的住处,再问沈瑛、陈萌、花姐的住处等等。
甘泽笑道“你说这个七郎住在府里,金良在外面自有宅子,我也在府里伺候着。你娘子必是与亲娘在一处,冯家旧宅抄完转赐给别人了,回京后又另赐了一处,那位夫人没别的孩子,过继了一位族子。不过她时常回娘家居住,就是沈副使那里。陈大公子应该是回相府。你道我为什么选这里这里离金大哥的家近些,过三个街口左转头一户就是他家了。咱们府不在这一片,你得再走五条大街”
他一一说明。祝缨向他道谢,两人又约了第二天上午甘泽过来找祝缨,甘泽看了看日头,说“明天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我还过来。”
祝缨道“那我就不留你了。”
甘泽道“老气横秋的你才多大呢走了雪下大了,别送了,回去吧。”
祝缨执意将他送到门口,回房一看,张仙姑已经收拾上了,祝大往屋子里搬东西,搬完他就不管了。张仙姑一面铺床一面说“还不如要两间房呢这包院包的,怎么住呢那头厢房的通铺又白搁着还有,叫什么包饭我瞅瞅,咱们能不能自己弄点儿,或自己去街上买,还便宜。”
絮絮地说了许多过日子的话。
祝缨道“那也不如就叫他们弄了来强,娘,你就安心过这几天吧。等赁了房子,有你累的呢”
“知道要赁房子你还这么花钱呢咱还没新进项呢”张仙姑又唠叨上了,“刚才问了卸车的伙计,他们说,在这儿冬天顶好是生个炭盆儿,那又要买炭,花销可不少,还有床,咱们仨还是住一间吧,这样烧一个屋子的火盆儿就行了”
住驿站的时候不用自己花钱,张仙姑就很舍得,现在要从自己兜里掏钱了,她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个花。
祝缨听她唠叨,也不嫌烦,说“我去看看饭,想吃什么才上京这头一顿,就花些钱吧”
张仙姑停下手,坐在床沿上叹了口气“是呢,不容易。”
祝缨道“等会儿把西屋那张榻搬到东屋来,就烧这间屋子的炭盆儿。”
祝大道“你去点饭吧,给我弄点酒来,东西我来搬。”
祝缨去了大堂,掌柜的迎上来问“小郎君,怎么样可还合适”
祝缨道“您费心了,我来看看饭菜。”她先往柜上放了几贯钱,再与掌柜的议定,以后一家三口就在这店里吃饭,又付了一个月的房钱。
她算着,就算马上找到了新房子,赁居的房子无不像徐甲那种房子那样,哪怕干净,也没什么好家什,有些甚至要修补门窗和房顶。置办家什、检查房屋就得花一些时间,如果没钱就只能凑合,现在手上还有些钱,这段时间还是住客栈的好。
掌柜笑眯眯地“小郎君痛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