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需要太子,圣朝也需要太子。
昌泰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平静二十余年的京都频起波澜,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先是岑家村横空出世的震撼,又有小小红莲持续影响各地的荒谬。
太子的地位反而远胜从前。
毕竟这是个孔孟礼学盛行,讲究天地君亲师的时代,大家都是体面人,谁都不愿意背负叛臣的恶名。
相比之下,末代皇帝自愿让位,无疑是最体面的遮羞布。
昌泰帝还不知道能不能熬得住,太子就是最后的体面。
如果这个太子是冒牌货,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孟长明的额头不知不觉间布满汗水,目光定定的凝视不久前被打翻在地的砚台,眼底的晦涩明暗交错,难以平静。
他找不到唐臻的破绽。
唐臻能想到的道理,他也能想到。
找不到唐臻的同党,孟长明不敢向任何人透漏这件事。
稍有不慎,真假太子的闹剧就会令他成为众矢之的,无法预料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早就与他断绝关系的孟氏和陈国公府。
然而无论唐臻的说辞和表现有多完美,孟长明都更相信自觉,唐臻不是太子
替换东宫太子,必然做不到悄无声息。
陈国公府没做,三省总督的反应也不像是知道这件事。
孟长明生出怀疑之后,曾对李晓朝百般试探,得到的反应却处处在预料之外,只能承认,李晓朝对这件事毫不知情。
如此有嫌疑的人只剩下岑威。
陈玉、梁安、胡柳生和他们背后的势力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看来,从前是我低估了你。”孟长明意味不明的勾起嘴角,拿起随意放在桌上的书晃了晃,问道,“太子心中自有丘壑,可还需要我的教导”
“承蒙老师照顾,孤乐意至极。”唐臻当然不会拒绝。
那些言语晦涩的古书和离谱的道理,如果没有孟长明深入简出的解释,他恐怕想破脑袋也无法理解其中逻辑。
只有研究透彻规则,才有改变规则的资格。
孟长明也没推辞,借口要更衣,径直离开书房。
看着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花草假山,孟长明不知不觉的停下脚步,难得出神,怔怔的望着角落的景色。
东宫也有个这样的角落,太子最喜欢在那里打盹。
因为没有把握,他没有再与唐臻争执,选择退步维持平静。
心中莫名的难受,无时无刻的在告诉他,不论太子是大病之后性情大变,还是悄无声息的被人取代啧,也不是完全没有回来的可能。
孟长明昂头看向夕阳,等到眼角彻底干涩,猛地转身,顶着衣襟上的墨水离开福宁宫。
他尚未离家的时候崇尚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只要是没见过的事物,皆能引起他的好奇。
经过某个偏僻的小城的时候,孟长明见到在书中闻所未闻的稀奇事。
城中有个姓林的人家,有条奇怪的家规。
无论嫡庶,都能在二十二岁之后改名,有些人甚至要求休妻另娶,也不会被家中长辈反对。
改名的人会立刻分家,独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