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语气兴致勃勃,充满了期待。
丝毫不知未来的大唐宰相上官仪此刻正在准备科举的半路上考虑是否要跑路。
还好这一段盘点及时打消了上官仪的念头,上官仪的心情重新轻松下来既然上官家获罪与女帝武则天有关,那就没事了。如今武则天已不可能成女帝了。
好耶可以放心去赶考了
正所谓“锥处囊中,其末立见”,十三岁这一年,上官婉儿的才华终于被当时的高宗皇后武则天
发现武则天命她写文,她竟然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仿佛早就构思好一般。武则天惜其才,不在乎与上官仪之间的仇恨,当即免除其奴隶身份,命其内掌诏命,还赐予她才人的位份。
谁能想到,一手毁灭上官家的罪魁祸首竟然会成为她生命中最大的贵人这一刻,上官婉儿迎来了人生最大的转折。
不过,帝心难测,伴君如伴虎。想当初她的祖父上官仪不就是如此明明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矛盾,皇帝主动提出要废后,上官仪只是附和了几句,结果皇帝出尔反尔,背锅的成了他这个倒霉鬼。
刚刚放松了心情,准备继续上路的上官仪,整个人呆住
看着水镜之中他被问罪的全过程从唐高宗李治与他商议废后,到唐高宗李治反口,在武则天面前把锅通通甩给他上官仪的表情变幻莫测,忽青忽白。
他简直想对唐高宗李治破口大骂“太不要脸了,你们皇帝都是这么黑心的吗”年轻的上官仪只觉得悲愤又委屈。
他突然感觉自己似乎并不是当官的料子。
要不这进士还是别考了罢
挣扎犹豫之间,心中的抱负还是压倒了担忧,上官仪带着满腔悲壮起身奔赴考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奔赴刑场呢。
上官婉儿的境遇又何尝不是如此帝王身侧固然有莫大荣宠,却也有莫大风险。或许哪日三两言不对,就触怒了帝王。
而这个道理,起初的上官婉儿并不明白。或许是身份的跳跃式提升让小小年纪的她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居然因违忤武则天的旨意犯下死罪,还好武则天宽容大度予以特赦,仅仅只是黥面而已。
这件事大概让上官婉儿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教训,磨掉了她那些不该有的傲气,让她学会了谦卑内敛,也更加长袖善舞。
随着武则天一路升级,从皇后到太后,最后变成女帝,跟随在她身边的上官婉儿地位与权利随之水涨船高,一路直上青云。从武则天圣历年间起,上官婉儿的职权更进一步,“百司表奏,多令参决”,俨然已是武则天身边的一名参谋顾问。
神龙元年,一场惊天政变发生。女帝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复位为帝。上官婉儿也迎来人生中又一次重大转折。
尽管唐中宗李显推翻了他的母亲,身为武则天近臣的上官婉儿却未曾受到丝毫影响,反而更进一步。唐中宗李显对她深为信任,不仅封为昭容,还令她专掌起草诏令,故后人称之为“巾帼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