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缨便入了院子,还未走到门口,谢星阑先迎了出来。
秦缨开门见山道“代州的消息可回来了”
谢星阑闻言一阵无奈,“我便知你是为了此事来的,消息还未来,不过让去工部匠人那处探查的得了名册”
秦缨有些失望,但也不急在这一两日,便进门问“名册如何”
便见谢星阑面色凝重了一分,“你来看”
他将她引至书案后落座,指着几份卷宗道“前日你说我们的线索未至要害,但若有人与几处线索皆有干系,那此人嫌疑便极大,因此我将月前的卷宗名册皆找出来,正在做比对,比对之后,便发现有几个人果真是处处都有他们。”
秦缨坐在他的位置上,一眼扫过去,顿时看到了个扎眼的名字,“方君然”
谢星阑站在她身边,又倾身翻开卷宗,“不错,他出现的频率不低,先是段柘南下回京之后,带回来了百草膏,之后两日见过的人里面有他,赏雪宴那日他也在,这不必多说,还有,适才送来的名册之中查得,那竹筒蜂蜇人一事,当日几个匠人知晓,而彼时在未央池监工的,乃是工部侍郎萧骞。”
“当日他回衙门后,正好碰到方君然前去工部办差,便对他提了此事,自然,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人,工部屯田司主事魏琦,当日赏雪宴他也在,与那几个年轻翰林在一处,而那几个翰林之中,有一个叫黄明志的,曾见过刚回京的段宓,也常与工部诸人来往,很可能也一早知道此事”
谢星阑说完,又道“已经问过魏茗二人,这几个他们都不认识,还有那个与江原见过的小厮,这几日走访下来,竟未探得行踪,我怀疑,此人很可能已经离开京城,先等代州的消息来,我再派人去查这名单上几人的家底,看看有无与南诏人勾结的可能。”
京城百姓数十万,要找一个善于隐藏身份之人,自是大海捞针一般,但听闻他打探家底,秦缨便笑道“别人不知,但方君然的父亲已经入京了,如今正在准备婚典,昨日我去了芳蕤府上,为她添妆,还得知方君然已在城外施喜粥数日。”
如今李芳蕤二人即将成婚,秦缨自然对方君然也多了两分信赖,但案卷在此,她谨慎道“不过还是叫人去查一查,免得落人话柄。”
谢星阑应好,看了一眼外头天色,倏地道“程老回京了,你可想同我去看望他”
秦缨眼底微亮,“自是再好不过”
谢星阑莞尔,“前次去看望他时,他正病重,我不好提船难令他担忧,如今他病好了些,且前日早朝之后,京城中人皆知旧事,也瞒不了他几日了,最好早些登门,正好也可问问他当年之事。”
秦缨见天色将昏,忙道“那便立刻动身吧,不过,要先回侯府一趟,我有一物早已备好要送给程老,却被有些人耽误了,未得机会。”
谢星阑赔罪,“都是我的不是。”
既做此决断,二人便很快出了衙门,秦缨乘着马车回长乐坊,谢星阑则御马在侧,等到了临川侯府之前,秦缨未进府,只吩咐白鸳回府取一物。
谢星阑有些好奇,在车窗旁问“是什么”
秦缨便道“还记得我们在你三叔府上遇见的案子吗我得了启发,定制了一物,可能帮着程老看书品画,他不是眼睛不好吗”
谢星阑眸生动容,万未想到她有此心。
没多时白鸳出来,沈珞马鞭一扬,跟着谢星阑直往兴安坊而去。
等到了程宅之外,已是夜幕初临,谢坚上前叫门,不多时便有小厮将门打了开,一见是谢星阑,立时喜道“公子来了,老太爷适才还在念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