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世民掌管下的大唐王朝,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由此减轻了百姓的负累重担,让真正的庶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百姓这才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促进经济文化等的繁荣发展。
而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的例子
就比如我们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宫殿中,但他却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嬴政蓦地抿紧嘴唇,心下受到不小震动。
华夏民族,向来是有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
秦皇汉武,强汉盛唐。
偌大的华夏民族,秦皇铸骨,汉武画魂
而强汉盛唐之势,更是将我们整个民族更为厚重的凝聚在一起
所以汉人唐人之称不灭啊。
那是纵观古今,都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强国盛国之势那是民之所向,庶民百姓真正心之所往的安定之所啊
百姓民心
民之所向,心之所往
这就是大唐铸就盛世的根本所在吗
为国为民,则千古一帝也。
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所有人都不禁再次望向秦王所在的方向。
那时秦王所接管下的唐朝,那众多庶民百姓又该有多爱戴
大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有多得民心,可以先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即哭昭陵。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
哭昭陵,顾名思义就是到唐太宗的陵寝前去哭诉。
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如何因果啊
这不止是所谓的唐朝“习俗”,而是将哭昭陵放到了唐朝制度中的规定。
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时,可到唐太宗的陵寝前哭诉。
唐朝李洞逸曾言“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李世民,大唐的白月光,众人心尖的朱砂痣,哪怕在他去世之后,也依旧心怀惦念,难以忘怀,而每遇到不公不平之事等,在臣子与百姓心中,李世民的存在都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如果太宗皇帝还在,那些冤情和委屈,便可逐一抹平,毕竟那是他们无比信任和尊敬的帝王啊。
“帝王”一词,放在李世民身上,已经不止是一个形容词了,它更被李世民赋予了难能可贵的意义。
李世民早已收敛了笑意,神情变得郑重起来。
他握紧双手,感受着众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自己身上,只觉得肩上之责越发清晰,脚下之路尤等一往无前矣
天幕曾说,他将开启这扶摇而上的盛世大唐。
扶摇而上也不知这盛世大唐能发展到如何鼎盛
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大唐一路扶摇而上,直至开元年间,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开元”
李隆基骤然激动起来“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