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过去,安南国王变更了几位。
随着陈叔明年事已高,对朝局的掌控里大不如前,近年已被权臣黎季犛把持朝局。
多年前,朱元璋就对陈叔明没有好感。假设陈叔明死了,自己才不会派使者去安南吊丧。
这人掀起了篡位之风,不只引发安南内乱,假设被其他藩属国效仿,岂不是破坏天下稳定的秩序。
倘若陈叔明一死,安南国恐怕会被黎季犛彻底改朝换代。
不论大明派不派使臣去藩属国悼念,安南凭什么不派使臣来祭拜宗主国的大明先帝
朱元璋不由反思,不征之策是不是助长了某些人的狼子野心
他希望休养生息,因为知道打仗劳民伤财,但是树欲静风真的能止吗
水镜中提到黎季犛的行为,翻译一下,就是藩属国在挑衅大明的宗主地位。
水镜继续播放着
彼时,大明却暂时无暇顾及安南国的不敬,因为靖难之战开始了。建文二年,黎季犛终是彻底与陈朝撕破脸。他自立为王,改姓名为胡一元。
迫于陈姓王朝的旧臣势力,胡一元禅位于次子。因为次子胡汉苍的生母是陈朝宗室公主,但胡一元一直都是安南国的幕后真正掌权人。
等到朱棣登基,胡一元一改之前对待建文帝的态度。在永乐元年主动上表请求册封,把安南国的国王变成外姓人的原因归到陈朝皇室子嗣断绝上。
永乐帝派人去调查,胡家父子格外有诚意地向使者表达了安南国臣服于强大明朝的衷心。朱棣虽有狐疑,终是同意了册封,他当然希望自己执政下的大明能威慑安南国。
后来发生的事,开始朝离谱的方向发展。
永乐二年,广西知府上奏,控诉安南国侵占思明府的土地。
同年,陈朝旧臣裴伯耆一路逃亡来到大明。控诉胡一元的一系列暴行,包括且不限于弑主篡位、屠杀陈朝王室,祈求宗主国大明为安南陈朝王室做主。
不久,据说死绝的陈朝王室,竟然还有幸存者出现了,那个人就是陈天平。
朱棣经过了一系列的反复仔细确认,终是判断其身份无误,至此安南国的内乱真相被揭露了出来。
这不再是安南陈姓与胡家内斗的问题,而是胡家父子欺骗大明,此前说辞是一派胡言。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胡一元还叫黎季犛时就飞扬跋扈,屡屡滋扰大明边境。如今更是奸邪,编造谎言,欺骗宗主国。
朱棣得位不正,就更需要证明自己的正统性。
作为优秀的宗主国帝王,要为了忠诚的藩属国王室后裔讨回公道,更是要树立起以明朝为尊的天下秩序,岂容胡家父子欺骗。
永乐三年,大明使者往安南国责问。
对方的态度却叫人意外。胡家父子没有狡辩,反而极度陈恳地认罪道歉,立即表示愿意请陈天平回去继位,改正之前的错误。
那会是真心吗
这一年,郑和率船队从金陵出发,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他确实是带着任务出航的,要瞧一瞧那些藩属国的真实情况。
朱元璋紧盯水镜,黎季犛所谓的把王位还给陈天平,其中必然有诈。
不知不觉中,他的追更情绪被吊起来了。哪还有悠闲姿态,变得非常想知道后面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