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的出现了传说里的龙,它泛指远古时期的大型哺乳动物骨骼化石,例如剑齿象、犀牛、三趾马等动物。
将其入药的历史久远,在本草纲目、伤寒论等医书中都能看到踪影。
从殷商到清末数千年的时间,现存史料中为什么没有人早于王懿荣先发现甲骨文
一来,不是所有出土的龙骨都在商朝被用作占卜,那就不会在上面留下甲骨文。
二来,龙骨被当作药材使用时,理论上不一定研磨成粉,可以碎成块状入药。虽然块状骨仍能看出其上符号,但谁会对其投入专注呢
一般情况下,主动去接触龙骨的无外乎是药材收购商、药铺、大夫与病患。
正巧收到的龙骨有甲骨文刻字,又巧合到此人有深厚的金石学学问功底,还需要他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与研究精神,那才能让殷商文字重新现世。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是好运在身,却与他本人的学识与心性密不可分。
他终结了将这些刻字龙骨磨碎入药的“人吞商史”闹剧,对于殷商史学的研究功不可没。
时代洪流却无情又残忍。
一个人能够改变甲骨文蒙尘数千年几近湮灭的悲惨命运,但无力改变不了中华大地陷入屈辱乱世。
1900年,发现甲骨文不满一年,义和团攻打京师,不久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北京。
王懿荣被临时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城破之际仍做着最后的抵抗,巷战到底不愿投降。
这一边有人苦苦死守,但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携光绪帝已经在主力军的掩护下弃城而逃。
最后,北京城被洋枪利炮彻底攻破。
清朝皇帝与太后外逃,被丢弃的守军们弹尽粮绝。王懿荣不愿做俘虏受辱,携继妻与长媳投井自尽,以身殉国。
甲骨文,它承载的不仅仅是遥远的殷商记忆,更是染上了清末乱世的鲜血淋漓。
当殷商文字在乱世重现天日,但那个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安然无恙做考古学问。
王懿荣幸运又不幸,时逢乱世,殉国而死。像他这样的反抗斗士不在少数,很多都没有在史上留下姓名。
如今与百余年前截然不同了。不再朝不保夕,不再提心吊胆,担忧明天醒来就会陷入战火纷飞。
我们闲来无事拿出手机随便看看甲骨文图片,或戏说几句商朝构字法,或感叹几句当年的命运无常。
这样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离不开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更离不开人民解放军的守护,由衷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
话说回来,甲骨就是最早记录汉字的材料吗
那还真不一定。
回看六个选项a甲骨、b青铜、c纸、d陶器、e竹简、f丝帛。
在先秦与秦朝相关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竹简被用作主要的书写材料,偶尔看到当时造价极其高昂的丝帛。
比起更为熟悉的青铜器刻有金文,或许会有人惊讶于选项中为何混入了d选项陶器。
最令我影响深刻的陶器,应该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同,那就是「手办狂魔」嬴政所留的始皇陵兵马俑。
回溯陶器的发明史,它被创造出来的时间极早,是史前文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