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瑶出生后很长一段时日是没有名字的,段氏厌烦她,念着她论辈行四,只取了个“肆肆”的小名。沈大老爷在沈瑶被送走那一日给她取名“遥”,老太太到底听不过去改成“瑶”。
这一声肆肆道不尽的心酸。
沈瑶眼睫轻垂迟疑地挪过去,老太太拉住她纤细的双手抚了抚,厚厚的茧子刺过她掌心,老人家心也跟着一颤,原先准备的话竟是半个字都说不出口。
沉默半晌,还是硬着心肠道,“孩子,我知你委屈,只是此事已容不得沈家商榷,那宫人下的是太子口谕,咱们抗旨便是欺君,祖母私下也替你想过法子,只是”老太太看着沈瑶春花秋月般的面庞,嗓音弱了下去,哽咽着,“只是难以两全。”
沈瑶听了最后四个字,笑出了声。
牺牲她换取沈家荣华富贵,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她不怪老太太,毕竟谁也没义务要护着她。
她避开话题笑了笑,“祖母,我院子里冷,可否令灶房拨些炭火过去。”
老太太闻言目露难堪,府上是段氏掌家,下人均看主子脸色行事,自然也跟着埋汰沈瑶,她喉咙哽了哽,语气坚硬,
“这些事祖母来料理。”
沈瑶这下笑容真诚了几分,“多谢您了。”
老太太留沈瑶在屋子里用了午膳,吃完喝了一盏茶,沈瑶带着碧云告退。
刚出门槛,迎面撞上一黑衫少年,少年身姿修长,朗目星眸,浑身气势勃勃,瞧见沈瑶先是惊讶地哎了一声,旋即正正经经朝她拱手,
“我听长兄说家里来了个神仙妹妹,果真如此,好妹妹,你回来那日我不在府上,错过了,今日听说你在祖母院子里,便火急火燎赶来,我还没准备见面礼,来,你随我去书房挑。”
他往前比一比,示意沈瑶跟他走。
沈瑶见惯了沈家人冷漠以待,还是头一回遇见如此热情的少年,一时吃将不住。
少年见她面露尴尬,拍了拍胸脯,“我这些年多在西川,你不认识我也不奇怪,我是你二兄,”沈孚不在意地笑了笑,再次往前一指。
沈孚是三房的嫡长子,三老爷在西川任县令,为了历练儿子一直带在身边,直到近年要科考方送他回京。
沈瑶在庄子上也见过不少如他这般爽朗的少年,由之生了几分亲切,“见过二兄。”左右她回去也无事,便随着他往前院去。
沈孚嘴皮子利索,也是个明白人,避开那些尴尬的话题,三言两语便将沈瑶在庄子上的事打探明白,
“赶明儿,哥哥带你去京郊东面的燕雀湖打渔,回头烦请妹妹大展手艺,让我尝一尝山里烤鱼的滋味。”
沈瑶落落大方道,“一言为定。”
沈孚笑起来如阳光般灿烂,二人一见如故,不知不觉便过了垂花门,来到沈孚在前院的书房,沈孚一面引着她往里去,一面吩咐门口作揖的小厮,
“愣着作甚,快些去烧个炭盆来,莫要冻着了肆肆。”
他语气听着有几分夸张,仿佛她是何等重要的贵客,沈瑶抿嘴笑了笑,跟在他身后跨进书房,沈孚的书房十分开阔,东面两间相连,当中以一与墙齐高的博古架为隔,西面则是他寝居之地,因着屋子里并无烧炭,寒气逼人。
沈孚不急着引她落座,而是带着她观赏一番,指了指墙上的挂画,紫檀长桌上的文房四宝,以及博古架上各式摆件,
“妹妹瞧上的,尽管拿回去。”
沈瑶进门那一日便知沈家富贵,那雕栏画栋的庭院,色泽沉郁的紫檀家具,流光溢彩的的华灯,更不消说屋子里摆设的各色叫不上名儿的古董。
到了沈孚这书房,越发见识到了沈家的底蕴,不愧是百年传香的老牌世家。
而出身乡野的她,自然与这里格格不入。
沈瑶不忍拂了沈孚好意,一本正经在桌案上挑选礼物。
沈孚双手环胸靠着桌案打量她,沈瑶生得极美,这一种美与养在深闺宅院里那些娇弱柔秀的小姐不同,亦不是皇城内那张扬无极的富贵花,她有一种来自山岩林间,独特的热烈的的鲜活,明明生得纤细,却柔韧而有生命力。
这样的姑娘,怎么会不招人稀罕呢。
沈瑶随手挑了一只狼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