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邦对儿女亲缘这方面的情感淡薄,所以他觉得吕雉的弱点过于好拿捏,依旧是放不下他们的儿子,也是太子刘盈。
这不就挺好,刘邦可以放心地把事情交给吕雉,然后自己出去浪。
正如天书所说,外面可都是大好的江山,谁能抵挡得了开疆拓土的欲望呢
攘外由他刘邦来负责,安内交给吕雉、萧何他们,也是理所应当吧。
刘邦因为天书的出现,没有经历过原来被匈奴打到不想对外打匈奴的事情,所以战意依旧蓬勃,毕竟是能自信自己的领兵能力可以和韩信相提并论的人。
如果按照现在的状态发展下去,大汉的粮仓在一点点被填满,火药也已经被研发了出来,甚至有人在根据学的那个化学,想要进一步提升火药的威力。
商人比起对内赚钱,对从外国往内捞钱更满意,和匈奴勾结能赚几个钱天书那遍布各地的矿,带着大汉的兵马过去,高祖可是答应了,能分他们三年的利的甚至国外的东西在各种意义上都不如大汉,高价卖出也是很合理的。
我们可是大汉子民四百年的历史呢没想过吧大汉四百年,我们家族要是能有这么长的历史,那未必不是以后的贵族。
对国家,对民族的荣誉感,超出了向别国摇尾乞怜得到的利益,一切都在欣欣向荣地发展。
很快,应该不出五年,我就可以带兵出去打仗了,刘邦已经能想到,自己在后世文成武就的英勇事迹了,也就比迷人的老呸,被天书带歪了,嬴政也比我大不了几岁,什么祖宗。多少是能和嬴政一较高低的
自信刘邦,英勇出击
江思瑶知道刘邦自信,但是她也不知道刘邦会这么自信,年迈还想带兵开疆拓土,这是会让江思瑶想要立刻开设医学课的程度,虽然她也不懂,好在有天书偷偷开了,以后等刘邦在战场上磕了碰了,还能有军医救救。
以上的手段,无论是甲骨文还是拓印,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印刷术。到了唐朝,这才出现了传统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是和古埃及相似的木板印刷,选用的板材是光滑且比较解释的枣木、柳木、松木等,经过处理,一般是蒸煮、晒干等步骤,再经过雕刻,成为印刷的模板。
雕版印刷在当时也极为好用,印制了大量书籍,其中最多的是大藏经,不过保留到现今的,是一部金刚经。
唐代用雕版印刷来刊印什么书籍的都有,比如说著名诗人白居易,印过自己的诗集,被尊称为“诗魔”的他,写的诗也大受欢迎。
如果说苏轼是大宋潮流的风向标,白居易就是大唐底层人民的缩影。
有人关注风花雪月的浪漫,也有人关注民生疾苦的艰难,这估计也是诗歌的魅力。
没有辣菜的意思,这俩都很强,时至今日,贩卖他们俩的文集,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虽然他们在自己的朝代已经很有名了,在后世,在国外,甚至可以更有名,或许穿越回古代,可以向他俩要授权,付费代理海外的销售权,应该能大赚一笔吧。
感觉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唐代万国来朝,本身国外就很喜欢大唐,咱自己都喜欢,更别提外国人了。我们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
报菜名报过头了,已经感觉自己成为百万富豪了,啊不,亿万
真难受啊,赚钱的门路就在眼前,但是进不去的感觉,可恶,我怎么不能穿越。
江思瑶已经给自己穿越回古代构思了第二种职业了,第一种职业是当方士,主打一个学好数理化,骗遍帝王都不怕。
也是怕的,伴君如伴虎,有的皇帝还是疑心病很重的老虎,不如现在想的这份稳妥。
和大文豪们一起赚钱,还能环游世界,以后说不定还能在国外混上个“伯乐”的名头,这是什么名利双收
江思瑶构思地实在是太引人入胜了,给人一种自己只要照着做,就能成功的错觉,别说是别人,就连被提到的当事人,都觉得这钱是不是有点太好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