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谢辞,头戴褐色斗笠,身披半旧蓑衣,夜半寒露雾水落在他的身上,潮润了他沾了黄泥的灰靴和藏蓝色的棉布衫。
斗笠遮蔽之下,露出大半张脸,昔日少年俊俏意气风发的一张瑰丽面庞,如今眉梢眼角已见峥嵘坚韧,眼神一下子沉淀下来,与成年人无异,一下子就长大了。
立春早已经过去了,霜雪化了许多,风已经不在凛冽,早争春的小草嫩梢已经悄悄冒出一点小头。
但此刻的他却仍停留在寒冬,带着一身化不去风霜懑郁气息。
荀夫人、谢大嫂谢二嫂她们,看见这样的谢辞,便觉眼酸,尤其是荀夫人,但她还需强撑着,眨了眨眼睛忍下泪意,露出一个笑脸“娘的小四都长这么大了。”
谢二嫂呼了一口气,笑道“快进来吧在门口愣着做什么”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欢快起来了。
顾莞拍拍手,早已领着任务的妞妞和谢二嫂的小子明钰,一个四岁一个六岁的小孩欢呼一声,哒哒哒沿着廊道飞奔下来,“四叔四叔,你回来啦”
“我们等你很久啦”
正房廊下挂着两盏走马灯,风一吹,“骨碌碌”地转了起来,里面的小人和蟠桃仙露在地上投下一个个晕黄的光圈忽忽地转着。
庭院里摆放了炙肉架子,素酒、菜蔬、果脯、各色洗刷切得细细薄薄的牛肉猪肉羊肉,还有小孩子喝的果子露,盛在乳白色的瓷盆里。
但烤肉之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两个打扮得像小仙童一样的小孩儿,一边一个,哈哈笑着,跑过来吱吱喳喳拖着谢辞进了院门,暖黄的灯光彻底把他覆盖了,一下子就像是驱走了所有的阴寒冰冻。
这虽是临时租赁,只住一两个晚上的客栈小院,但谢家人却将其布置得极其仔细。房檐瓦顶的蛛网积水灰尘全部清理干净,走马灯、星星灯,小孩子玩的那种纸扎小灯连成一串,在围墙檐下、小树枝杈、围廊上和下,挂了一条又一条,围了一圈又一圈,星星点点的亮光,整个小院子一下变得无比温馨起来。
墙上和窗户上,还贴着大大小小的红色剪纸,喜鹊登枝、恭贺新禧、人月团圆,一幅幅,大的,小的,贴着正的,小孩子贴的歪歪扭扭的。
妞妞把她的大公鸡都拖出来了,竹篾扎的,糊上红的鸡冠绿的纸,一晃不倒翁,憨态可掬,是家里人买给最小的妞妞的新年玩具,她说四叔没有看,愣是抱着从七八十里外的小山村把它带出来了。
两个小孩子嘀嘀咕咕商量了好久,最后把它放在廊下尽头的门边上。
谢辞一边走,一边看,短短十几步的路程,他一步一顾盼,看了很久很久。
身边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家人簇拥着他,欢声笑语,他耳目不能暇接,当仔仔细细围观过妞妞的大公鸡之后,他一步转过正门屋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很大很大的圆桌,上面摆放满了扣着盘子的冒尖菜肴。
顾莞正在点灯,一盏一盏的黄灯被点亮,她转过头来,露出一张大大的笑靥,不大的屋厅霎时亮堂起来,主位右手边的第一个位置,赫然摆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
谢大嫂把刚下好的长寿面放在他的位置前,上面青绿的葱花,卧了一对大大的荷包蛋。
谢辞一愣,身边的人忽笑了起来,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小四四叔生辰吉乐”
这竟是给谢辞补办的生辰宴。
谢辞的十七岁生辰,刚刚遭遇了荀荣弼,他孤零零的,身边只有一个顾莞。
但大家并没有忘记,他的生辰、连元宵都过了他早已忽略过去的新年、元宵,大碗大碗的肘子大鹅肉丸饺子、还有一大汤碗黄糖元宵,还有他的长寿面。
一大碗的卧蛋细面,又舀了一碗的黄糖元宵,还有满满一碗大饺子,热气氤氲,谢辞被簇拥坐到位置上,被热气一熏,他眼睛骤然发热。
他低头吃着,眼泪吧嗒一声掉了一滴在汤碗里面,但很快就眨掉了。
“别愣着,快吃菜。”
他听到顾莞笑的声音,一家人围坐一桌,坐得满满当当的,举箸夹菜,你来我往。
吃了饭以后,大家笑着,冲出小院子里面继续烤肉。这里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小孩子,个个都能吃得很,“滋滋”烤肉声,油脂掉在炭火上升腾一阵青烟和焦香。
谢大嫂妯娌三个娴熟烤着肉,都不用谢辞他们动手,谢辞抱着妞妞坐在矮凳子上,他碰到小姑娘的手臂,急忙问妞妞,“你的手还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