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先是会心一笑。
听到后面,他微微一怔,六万字的内容,一个月可以印刷一百多部。这是何等神速
他思考了下,因为还没有使用过雕版印刷,所以只能与手抄的速度进行对比。
比手抄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改良后的“木活字”,确实应该会比原先的“胶泥活字”更加耐用。这也是效率与成本问题。
墨子木活字,倒是不错。
而且先在整块的木板上刻字,刻完了再切成单独的文字块,这种思路也非常好。
听起来,印刷的速度也是非常快。
但是为啥你们从“胶泥活字”到“木活字”,居然要隔了朝代那么长的时间啊
胶泥活字,是宋代的毕昇。
木活字,是元代的王祯。
这两个朝代要是不挨在一起,那就更说不过去了。或者该不会是宋朝跟秦朝一样短命吧
鲁班附议。明明“雕版印刷”就是用木板。
为啥从“胶泥活字”到“木活字”要跨越朝代
他们忽然同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难道胶泥活字或者活字印刷术,存在某些局限性
然后,在那些时期,其实还是用雕版印刷术比较多仔细想想,不无这个可能。
苍穹之上,出现一种排字的“转盘”。
那是一种简单的装置,由底架承托着一个圆形的转盘,转盘里摆放着活字字模。
伴随着天音与仙乐,转盘兀自转动的时候,响起一阵清脆的、咔咔的音效。
除了“木活字”之外,农学家王祯还发明了一种排字的转盘,我们称其为“转轮排字盘”。
天幕的画面放大,可以清晰地看见“转轮排字盘”里面,木活字依韵摆放。
随后,转盘咔咔地转动起来,一只简笔画卡通右手在上面移动,检取所需之字。
墨子的眼前一亮这确实是我没想到的
就说,文字浩如烟海,如果要做成活字,每次印刷都要排一遍,这工作量也挺大的。
万一下次又要印,岂不是又得排一遍
如今有了转轮排字盘,舒服多了
鲁班亦是赞叹不已这位元代的农学家王祯可以啊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有点东西啊
范蠡好耶听起来就很方便
正当大家纷纷感慨“转轮排字盘”的妙处之时,战国时期,许行关注的是“农学家”的称呼。
天幕说,王祯是一位“农学家”。
身在战国时期的许行,是诸子百家里“农家”的代表人物,也曾师从墨翟的弟子禽滑釐。
许行看了这么久的天幕,到现在,总觉得我们农家有点寂寂无闻。允悲jg
他记得从秦汉之后,诸子百家还剩余的不多,似乎就剩六家,很多家都没落下去了。
许行没落的,估计也有我农家吧
也正是因此,他听见天幕说起“元代的农学家王祯”之时,才会十分激动。
激动之余,他又想
那估计也只是研究“农业”的吧
许行的眼底,闪过一丝光亮后,又倏然有些黯淡下来。他并不是专门研究农业的。
他主张“君民并耕”“市贾不二”。
许行认为,贤明的国君应当与百姓一起耕种,所谓“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他反对国君在自己仓库里储存米榖、积聚财货等等,这是在伤害百姓以供养自己。
即所谓,“仓廪府库,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许行反对不劳而获,也不赞同经商之人当中间商赚差价,这是居中剥削、抬高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