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嗯”了一声,说“码头有守卫盯着,不会有事的。”
“大白、小白、小灰,回家了。”风平喊一嗓子。
三只猫立马丢下没吃完的鱼湿着毛脚撵上来。
三人三猫往回走,迎面遇到去海边的赶海人,两方人相互打招呼,还有不少人跟冬珠说要去买她烙的饼。
走到街上,冬珠去猪肉铺买肉,回去了就抓紧时间切肉炒肉拌韭菜馅。海珠跟齐老三帮忙搬东西放木板车上,冬珠和风平吃完阿胶炖蛋就劲头十足地出门了。
“咦伯娘你吃饭了吗”冬珠问。
侯夫人站在门外看着,确实如海珠所说,冬珠和风平的精神头不错,她点了下头,说“去赚钱啊”
“哎”冬珠响亮地应了,她急着去摆摊,摆了下手跑起来,大声说“伯娘,我们晚点再唠,我预感今天的生意不错,先不跟你说了。”
侯夫人忍俊不禁,她想了想,回屋换上棉布衣裳,学着这边妇人的打扮,挎着竹篮也往街上去。
海珠在家慢条斯理地吃早饭,吃饱了推车带老龟去码头,海湾里停泊的船少了一半,她到时正有人忙着抬船回家。她喊杜小五帮忙抬龟上船,再喊个人撑船跟她去海岛,连船带龟留在岛上,她再坐别人的船回码头。
“那两个老阿婆昨天也在这里吗”海珠问。
船主叹一声,说“儿子没了,坐海边哭一哭看一看,过段时间缓过来就好了。”
到了码头,海珠下船跟人道谢,海上有撑船送孩子来念书的渔船,岸上有做生意卖吃食的,码头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人,没人去打扰丧子的两个老阿婆。她也没去打扰,去镇上买点吃的,又回去拿两身布,带着齐阿奶和潮平去红石村看平生。
禁海期不方便沿村叫卖,住在红石村的小行商大多回老家了,留下的都是本地的渔民,村里冷冷清清的。海珠刚进村就遇到她娘养的那只黄毛狗,有段时间没见它了,长肥了好多,屁股圆滚滚的,摇着尾巴迎上来的时候挺滑稽。
“今天怎么这么热情了”海珠纳闷,她跟她奶说“以前我过来它总要对我吠几声。”
“我来的时候也是,不叫几声心里不痛快。”齐阿奶甚至怀疑这狗私底下得了于来顺的叮嘱,防着她们一家。她又看了黄狗一眼,嘀咕说“可能跟星珠一样,长大了懂事了。”
祖孙三人被狗迎进门,平生坐在檐下拨算盘珠子,听到脚步声抬头,脸上立马露出笑,“奶,大姐,潮平,你们过来看我呀”
“是呀,昨天听娘说你病了,好了吗”海珠绕着院子看一圈,问“娘呢就你一个人在家”
“娘去洗衣裳了,家里就我一个人。”平生跑进屋,拿出吃的招待潮平。
海珠把她买的东西放桌上,她站在院子里往屋顶上看,屋顶看上去是新修过的,草盖上面罩了两层渔网,窗子也换了新的,这个台风季应该能安稳度过。
趴在地上吃干虾仁的黄狗突然一个骨碌爬起来,狂摇尾巴冲了出去,平生说“是我娘回来了。”
“去去去,踩着你的狗爪子。咦娘,你们过来了海珠也来了”秦荆娘端着洗衣盆进来。
“我们过来看看平生,他要是病好了就跟我们去青石巷玩。”海珠说。
“好了好了,我跟你们走。”平生立马扔了旧算盘。
“那就带他过去,多给他喝点热水。”秦荆娘跟齐阿奶说,她放下洗衣盆,擦着手往屋里走,片刻后端一个圆竹筛出来,里面装着晒干的蛤蜊肉。
“你们拿点回去,炖汤的时候抓一把丢进去,我去找两张油纸。”
海珠抓一把蛤蜊肉放手心搓了搓,咯手,但还捏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