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81章 生物学,农学和医学的地基(二)

第81章 生物学,农学和医学的地基(二)(3 / 5)

这差别简直是啧啧。

世人知道林奈,而不知道李时珍,世人知道哥伦布,而不知道郑和。就是因为我们近几百年的科学发展史是不连贯的,甚至可以说是空白的。他们孤零零的冒头,独木不成林,而西方近百年的科学史却是延续的,这些理论一直有人用,一直有人提,也一直有人在此基础上再做创新,自然也就牢牢的掌握住了话语权。

牢骚发完,我们继续。

后来,研究者们不再满足于只描述动植物的外观,他们开始研究与描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的内部结构,比如哈维的血液循环和维萨里的人体解剖等等。

他们还开始描述

天幕上忽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图像。

无数像是透明泡泡的不规则圆形、椭圆形的东西静静的漂浮。

它们有的有着光滑的壁,有的则粗糙无比,有的甚至还有着一根根的突起和小触手。有的像是花朵,有的像是水母。

唯一相同的是,它们中间都有一个核。任何一个学过初中生物的人看到它们之后都会脱口而出

细胞

孙思邈和葛洪等医生精神为之一振。

来了,来了

这细胞看上去和之前的病毒、病菌看上去差不多,都是奇形怪状,不像人间能有之物。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那显微镜下面看到的

仙画很快给了他们答案

r提到细胞,我们又要开始提到显微镜。正是因为显微镜的面世,才让生物学进入到了微观时

代。

之前我们说过,荷兰的一个眼镜商人詹森在1590年发明了显微镜。他和他的兄弟把放大镜镶嵌在了一个长的细管子里,就成为了最简易版本的单式显微镜。不过那时候的放大倍数不高,也就610倍,最多也就是可以把跳蚤和其他的小昆虫放大,所以也被称为跳蚤镜。

詹森将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小心翼翼的放在黄铜打造的长筒中。

这长筒看上去倒像是单筒的望远镜。

“来,我试试。”詹森的父亲摘了一朵花放在这单筒镜下面,继而惊讶的抬起头,“哦,上帝你成功了。

詹森笑了起来,不满意的打量了这个单筒镜“但它还太素了一点点,要卖给那些贵族,得加上一些精致的雕花和珠宝才可以。

将作监的工匠皱起眉,他们见过后世的显微镜,因此也是将磨好的琉璃镜镶嵌在了长筒内。的确有放大效果,但是大概也就在几倍的范围内。

“你看他们用两个镜片,一个是中间薄,边缘厚,一个是中间厚,边缘薄。”有人眼尖的发现了不同,

“那我们下次试试再多做组合。”有工匠道,随即皱起眉,“若是能知道那种无色透明的琉璃是怎么烧出来的就好了。

现在他们用的琉璃都是从西域胡商那里买来的,西域的琉璃透明度更高,听说再往西边走,应该就是仙画所说的欧洲了,那里出产的琉璃还要更好。

少监已经让胡商去搜罗了,也让工匠去试验了,或许过段时间就有。“哎,希望如此吧。”

而一些豪富和权贵们舒服的倚靠在榻椅上,笑道然也。这镜筒要是做得更好看一点,我等是很愿意购买的。

谁不爱稀奇事务呢拿着它看看花看看草不好吗

也有因为苦读而感到眼睛模糊,要凑近书本才能看清楚上面文字的士人们怦然心动“这东西好,如果出了我肯定买不过,要是能不用手拿着就更好了。

手要用来翻书嘛。

最新小说: 断亲后,真千金成了京圈太子爷的白月光 被全家合谋杀害后,我重生了 顾陌欧司承 姜琬的后宫升职日记 四合院红旗不倒彩旗飘飘 一胎八宝破婆家十代单传被宠上天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读我心后,恋爱脑哥哥直接觉醒!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房间求生:我提前知道门后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