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以前觉得商鞅的愚民之说是有必要的,但现在这一系列动作下来,却发现能用之人太少,秦吏们都要忙疯了。所以,这读书识字的人还是多一些更好,于是也就默许了这种变化。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农学部。农学部还有着很大一片试验田。
田里面种植着从大秦各地搜罗来的作物,包括各种麦、谷、黍等。农学部找到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农和农官,也正在带着学生们试验各种不同的种田法和农具,段段时间内倒是也出了一点小成效。不
过,育种就没那么简单了,目前还只是盲人摸象一样的试。
嬴政倒不急,即使后世的育种都是动辄几年十几年,更何况现在呢有一块地,种着薇,也就是豌豆。
豌豆地里面正在开着一大片红色的花,而且高度也整齐划一。
那农官激动极了“没想到真如仙画所说,种出来的都是红花、高茎”
这是他们种出来的豌豆二代。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用二代的种子来种出三代,看看是不是真的会成为三比一的红花和白花。简直太神奇了
嬴政抬头看了看天空。
扶苏也同样抬头,有些惆怅,仙画已经快一年没出现了。
自从讲完生物后,仙画就一直没再出来,他忐忑不安的想,莫不是以后都不出来了当秦朝的一行人正在看着豌豆的时候,刘彻也带着朝臣出了长安城。
他并未大张旗鼓,只带了几位心腹重臣和十几位侍卫,就这样出了长安。出城门的时候,可以看到城门外摆满了小摊子,都是附近的农人前来叫卖的,但都只是摆在一边,没有占道。
刘彻满意的点点头做得倒是不错,城门侯是谁记下来。
既能够让百姓在此谋生而不是一味驱赶,又管束着没让占道,进出城门的秩序都还算井井有条,此人倒是有几分本事,可以
用。
就这样不急不忙的往前面赶路,正好是农作物成熟的时候,这周围种的都是麦,今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一整片金灿灿的看上去就让人心里舒坦。有农人在田野里加紧收割麦子。
时不时可以看到远处的水车和磨坊这两样东西经过一段时日的推广,在长安城郊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也有赖于这东西,最近的吃食新花样是越来越多,长安城中有一段时间开食肆蔚然成风,连在宫中的刘彻都听了一耳朵。
到了赵过的试验田里,远远的看着,却发现他们没有在田里面忙活,反倒是聚拢在一起,甚至连周围的农人们都过来了,围了个水泄不通。
侍卫一皱眉,本想高喊一声,但被刘彻制止了。悄悄过去,看他们在干什么。
一行人下了马,刘彻带着几个侍卫悄悄的走了过去,刚接近就听到一阵喧哗。“五石真的有五石”
这可是上田的产量孙小羊,你们这田是上田
人群中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也带着欣喜“我们家的田不是上田,是中田去年我家的亩产才四石不到。是后来跟着赵都尉一起种田,才有了这么高的增长。
群众的氛围显得更热切了。
“赵都尉,您也教教我们吧”
是啊,赵都尉,我们也都跟着您学,行吗
赵过被围住,倒是从人群中瞅到了正走过来的刘彻,当即吸了口冷气,慌忙挤了过来就要行礼,被刘彻一个眼刀给阻止了,于是就介绍这位是长安的贵人。
这围着的人才慢慢的散去,怕冲撞了贵人,只留下赵过和孙小羊。
赵过高兴得向刘彻禀告“刚刚是在称重,这实行了代田法,又施了足够农家肥的田,每亩的产量从去年的四石不到增加到了现在的五石多。而且,颗粒也都饱满了一些。
他带刘彻去看刚收下来的麦子,果然颗粒饱满,让人看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