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到李晓诗说起“唐代官方宴会必备曲目”时,垂着眼的李世民就已经抬起了头,他虚拢的五指骤然攥紧,也有些惊愕,但更多的是难以自抑的颤抖。
他有个猜想,但
李晓诗却已经继续接上了话题“那这个故事又要从哪里开始说呢大家应该发现了,它的转折点在哪里对的就是那首曲子。
她道“唐朝其实一直都有一首曲子,是官方宴
会、祭祀等重要场合的指定用曲,名秦王破阵乐,据说是由当初还是小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击败强敌刘武周势力后,亲自带领将士们庆祝胜利而创作的一首军歌;后来,在李世民即位后,还亲自参与改编了这首曲子,也是从这时候起,这首慷慨激昂的秦王破阵乐就成了唐朝的大型官方活动专用乐曲。”
说了这么久,说了这么多话,李晓诗嗓子有点哑,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现在陡然跟着高涨的情
绪,似乎是像那些将士们一样、被这首早已失传在历史长河中的秦王破阵乐给激励了。
她很是激动“在宴会上,这首曲子响起来,就让在场的所有将士们都忍不住泪流满面,虽然我没有听过这首曲子,但我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么样的画面。
在为投降而庆祝的宴会上,决定了要寄人篱下卑躬屈膝、早已没有了战意的人群中,代表着妥协和退让、觥筹交错的宴会中,骤然响起了那首曲子
秦王破阵乐。
慷慨、激昂,浑厚、雄壮。
这首来自势不可当的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亲自参与编做,活跃在大唐数百年宏伟场合的乐曲;这首每每响起,便象征着唐王朝辉煌伟绩的乐曲;
这首见证着大唐三百年间最为耀眼最为绚烂、意味着大唐盛极一时姿态的乐曲
在场的唐人心中,又有几个能够忍住不去被感染呢
对比乐曲中的雄浑激昂,对比当年的辉煌灿烂,对比秦王冲阵掠敌的奋勇无畏,对比太宗陛下的巍巍盛名
它都让每一个决定要投降的人无可自抑地生出惭愧之感;让每一个了无战意颓靡丧气的人重新生出豪气千层;让所有大唐的子民都不可控制地回想起贞观盛世、回想起那个曾经屹立在世界中心,万国来朝、万邦来贺的威远大国。
太宗陛下、秦王、天策上将,太原公子。
虽然不曾亲眼见过,但所有唐朝人心中都向往着的那个人。煌煌大唐,昭昭赫赫。
秦王破阵、秦王破阵,那我们又怎么能就这样毫无抵抗地甘心堕落、沦为乱军的砧上鱼肉
然后,唐朝、这个已经处在生死边缘、岌岌可危,行将就木的王朝,就这么被跨越了数百年的小秦王一把拉了回来。
李世民怔怔然望着上方的大天幕,早
已流干了泪的双眼再次一片模糊。
大唐啊
大唐。